「虎媽」辯白:教養子女要「中西結合」

人氣 3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最近耶魯大學的法學系教授蔡美兒(Amy Chua)成了全球家長關注的焦點,她的新書《虎媽戰歌》激起了人們的熱烈爭論。不過她表示,《華盛頓日報》的標題《為甚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並不是她的本意,這造成了很多誤解,其實這本書只是一個母親的18年來的回憶錄,面對二女兒的叛逆,她是如何修訂原來的教育原則。不過她也表示,如果時光倒流,她還會大致用中國媽媽的方式教育子女,因為實踐證明,她的教育是有效的。

編輯讀者的誤會

因為自己屬虎,蔡美兒給自己取名叫虎媽。1月8日,《華爾街日報》書評版以《為甚麼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為題,刊登了新書的部份章節,結果引發中美教育理念之爭。很快在《華爾街日報》英文網和Facebook上分別獲得4千多條和約10萬條的評論。蔡美兒本人也收到成千上萬封威脅信件,許多人指責她「虐待兒童」和「醜化亞裔」,不過,網站讀者投票顯示,60.7%的美國讀者認同嚴厲的東方家庭教育方式。

蔡美兒解釋說,《華爾街日報》的標題是編輯取的,許多指責是出於不理解華裔家庭的文化背景,而且這本書的出發點並不是指導父母們養兒育女之道,而是在她的二女兒出現嚴重叛逆情緒、導致家庭危機時,回顧18年為人母的經驗,用兩個月的時間揮筆寫就的回憶錄。「很多是我做出的放棄嚴格的「中國式」教育方式的決定。」「我的書相當一部份內容是半開玩笑半挖苦自己的」。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進一步採訪時,蔡美兒表示:「報紙節選部份中的那個人,和這本書結尾的那個人不完全一樣。簡言之,我得到了應有的報應;書中相當部份講的是我決定放棄(但並不是完全放棄)那種嚴格的移民教育模式。話雖如此,但要讓我重來一遍的話,我基本還是會那樣做,稍做些調整。我並不是說這對所有人都適用,我也並不是說這種方式更好。但我為我的女兒感到驕傲。並不僅僅因為她們在學校的表現很好;而是因為她們倆都善良、寬容、獨立而且個性很強。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和她們都很親密。我希望永遠都能這樣。」

中國媽媽的成功之道

蔡美兒說,書一開始就給出「中國媽咪」的定義,並不單純指華裔,而且也強調許多華裔父母與她教養子女方式不同。蔡美兒的丈夫是位美國猶太裔,從小成長環境比較寬鬆,「他倒希望父母對他嚴厲一些,逼他學習外語和樂器。」蔡美兒認為自己的成功歸功於父母嚴加教管,「我父母非常嚴厲,相比之下,我管孩子已經很寬鬆了。」

蔡美兒強調,她在書中傳達兩個重要的教育理念,一是父母應讓孩子感受到無私的愛,二是尋求中美媽媽教養方式的平衡,「不要學西方媽媽輕易讓孩子放棄,鼓勵孩子儘量做到最優秀。」她表示,她對女兒嚴格規定的「不許」是有些誇張(exaggerate),但女兒們並不覺得恐怖,反而認為好笑,目前她的女兒們都能參與很多活動了。她認為,中國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質:不理會孩子的自尊心;認定孩子必須孝順父母;堅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我不認為分數或成就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真正本質。中國式家庭教育是幫助你的孩子達到力所能及的最好──通常都比他們自己想像的要好!中國式教育是比任何人都相信你的孩子──甚至比他們自己還有信心。這個原則適用於任何孩子,無論孩子的能力如何。」

「我最小的妹妹辛迪(Cindy)患有唐氏綜合症,我記得母親陪著她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教她自己繫鞋帶,跟她練習乘法表,每天和她一起練鋼琴。沒人期待辛迪能拿博士學位!但我母親想讓她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如今,我妹妹在沃爾瑪工作,有男朋友,仍在練鋼琴,她最喜歡做的事是為朋友們表演彈鋼琴。她和我母親關係很好,我們都愛她。」

蔡美兒相信:「父母的高期望值與愛、理解和家長參與相結合」,就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是我父母贈予我的禮物,我也希望將它們給予了我的女兒們。我在法學院教過17年書,學生來自各種各樣的背景,我見過無數在「嚴厲的移民」方式教育下長大的學生,他們堅強、大膽、有創造力、有趣,而且至少在我眼裡,和別人一樣快樂。但我也知道在嚴厲的家庭教育方式下長大的不快樂的人,他們甚至憎恨父母。」

「虎媽」檔案 

蔡美兒是菲律賓華裔,自小隨父母到美國,先後在哈佛大學獲得文學學士(1984年)和法學博士(1987年),2002年出版《燃燒的世界———自由經濟和民主的輸出如何繁衍種族仇恨和全球不安》,2007年出版《帝國時代:超級強國如何成為世界主宰及失敗的原因》,目前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她生於1962年,屬虎。蔡美兒在文章中解釋道,「虎」被認為是力量和權力。

「虎媽」觀點:孩子的學術成就很重要,「全優生」是基本要求。打是親、罵是愛,孩子的前途比自尊心更重要。我吃鹽比你吃米多,為孩子好就替他們做對的選擇。

相關新聞
伍茲談未來育兒經  將用虎媽泰式管教啟發
日本幼兒園令中國媽媽目瞪口呆的事
中國媽媽奉獻型占最大比例
媽媽幸福指數調查:中國媽媽難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