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15日訊】在中國,社交焦慮已經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心理問題。一個保守估算的數字是,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社交障礙的困擾。這些人感受到從未有過的社交危機。而大多數患有社交恐懼的人,他們都渴求能有一個真誠的交流對象,但在大陸卻很難找到這樣的能傾述的對象。
「3000萬」人對社交缺乏信心
英國《經濟學人》一篇名為《U型生活軌跡》(The U-bend of life)的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人們對社交生活的厭倦情緒。「如果不是為了尋找認識人的機會,沒人願意去參加雞尾酒會」。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在大陸,社交焦慮已經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心理問題。社交焦慮,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狀態。美國社交焦慮症協會甚至指出,全球約有7%的人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症,平均每100 人中有13人在一生中有發病機會。
一個保守且被廣泛報導的數字是,中國每10人中約有1人或多或少有社交焦慮方面的困擾。社交焦慮,已成為當今世界繼抑鬱和酗酒之後排行第三位的精神健康問題,而在社會急劇變化的中國,可能受此波及更多。「3000萬」人對社交缺乏信心,對社交感到困擾。
「震驚」的8.15%
2010年1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公佈了國家973課題——社交焦慮障礙的生物學標記及臨床意義調查研究。調查歷經4年、覆蓋了成都幾十萬大中學生。數據顯示,社交焦慮障礙在13至24歲之間的成長階段就開始大量顯現出來。
主治醫生邱昌建講訴他在調查中遇見的一位大一男生,「不敢去食堂打飯,害怕、臉紅、心慌。他還不敢和小賣店售貨員說話、不敢去教室自習,不得已,在上大學一個多月後被迫休學。」
被抽樣出的2279名成都地區被調查大中學生中,88名女生、91名男生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結論是,成都地區大中學生社交焦慮障礙總患病率為8.15%。
有專家稱,「很震驚,社交焦慮與社交焦慮症不一樣,達到診斷標準、達到『症』的還是少,但是,社交焦慮大多數人都會有」。
很多人對社交的畏懼
在國際通用的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 LSAS)中,測試場景包括在聽眾前表演或演講、與陌生人會面、在會議上發言、參加聚會、組織聚會等等。而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行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似乎越來越艱難。
一位職場人士如此表達她的社交焦慮,「在某些隆重的場合感到自己服裝色彩的搭配不和諧,服裝的樣式也不夠時髦,頓時像被人家扒光了衣服一樣無地自容!」
還有人為即將到來的新年憂心忡忡,「本來平時就最怕和別人打交道,但是過年不得不去見親戚朋友,拜年都不知道說些甚麼好⋯⋯」
今年26歲的仇玉濤,山東青島人。航海專業大學畢業,做過幾份工,卻每每遇挫。
他表示,剛畢業那會兒⋯⋯找工作還算順利,在青島港,輪駁公司,港口作業。很不喜歡那裏的工作環境,同事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多是碼頭工人熬上來的,性格很粗獷,甚至粗魯,而他就顯得太嬌氣,在他們面前就是小孩。兩個世界的人,但是還必須交流,因為在那裏還算個小頭目,必須領導他們——他們哪裏會服這麼一個小孩,一開始甚至都使喚你,所以覺得自己很窩囊,挫敗感很重。
在那裏受了三年窩囊氣以後選擇了辭職。(之後)去了深圳一家客運公司,開快艇,從珠海到深圳的客船,像司機一樣,還要兼顧船上的人員、乘客的管理。不愛干,不合適。在深圳煎熬了半個多月又辭職了。
然後去了一家私立學校,去應聘老師教專業課,覺得這個應該適合。結果,他一上班裡就緊張得發抖,嘴都說不清楚話,不停冒汗,別提多丟人了,事先備課我準備的比誰都刻苦,可是上了講台甚麼也講不出來。
第二堂課他就走了,招呼都沒打。當時他徹底崩潰了,收拾好行李準備去死了,不願意再活下去了。他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一個字,怕。做個事情甚至說句話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氣,自己上街都怕,極度沒安全感,每天早上上班前忐忑不安,別提多難受了。⋯⋯夜裡醒來就開始緊張害怕,怎麼面對著一天,緊張的飯都吃不進去。
他看過幾次(醫生)。他說,「(青島)哪有甚麼好醫生⋯⋯到了哪裏我都是一通傾訴,然後走人。那醫生真讓我沒話說,她根本就不理解⋯⋯」
現在,他在濟南一家精神衛生中心看病,他表示,略微好些,但還是沒有想像的那麼好,醫生只是開藥,勸導的話都不多⋯⋯
今年19歲的張晨光,成都人。他剛到重點大學報到兩個月就休學了,原因讓家人不能接受:他不敢到食堂打飯。他說:「一到食堂看見那些人就緊張,害怕,臉紅,心慌。」
同樣的原因,張晨光也沒辦法到教室去上課,不敢去小賣店買東西,只要是有面對面的交流,他就沒辦法完成。
有評論家認為,在中國一些地方,人與人之間缺少關愛,缺少真誠的交流,致使一些不夠成熟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一旦離開家庭,走向社會,面對不同的人群不知所措,無法適應,學校和社會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