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特約記者王語馨台灣採訪/綜合報導)據統計,北京12年來,連續乾旱少雨,使北京年人均水資源僅210立方米,是中國年人均水資源的1/10,是世界年人均水資源的1/40。曾任職於北京環保局的水問題專家王建表示,降水量減少、氣候乾旱、人口增加太快及超採地下水等原因,使北京周圍的華北地區出現21個漏斗地形,即使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竣工,也不能完全解決水資源的匱乏。
據中國天氣網1月14日消息,北京連續3、4個月滴雨未現,冬小麥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突出。北京市水務局統計,自1999年以來,北京降雨量偏少。估算10年來少降了200多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20個密雲水庫的蓄水量。北京每年需水量達到37.9億立方米,尚有17.9億立方米的缺口。
據了解,目前維持北京人口的水資源2/3都來自於地下水,王建表示,北京因為降水量減少、乾旱、城市人口規模擴大,使地表水不夠用。然後,大規模的抽取地下水,當時一下就打開4萬眼汲井,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
近日王建接受記者採訪指出,北京從70年代開始,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目前地下水位和60年代來比,虧損了106億立方米。北京地下水位下降超過10米面積,現在是5,000平方公里,這與北京建城區的1,000多平方公里相比,地下水位下降的面積,已超過城市建城區面積的好幾倍。
王建說,中國城市發展迅速,人口增加很快,住都市樓房比住平房所需生活用水量更大,華北地區工業多,消耗水也大。他指出,北京周邊的天津、山西大同、石家莊也缺水。當地表水位不足,大家都要地下水,華北地區就出現地下水下降的21個漏斗,這些漏斗若連一起,地下水虧損下降面積是7萬平方公里。由於氣候乾旱,更重要發展消耗大,所以海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是很嚴重的問題。
近日,北京發改委劉印春表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於2014年竣工,屆時位於長江支流漢江的湖北丹江口水庫的水將供應至北京。據報導,南水北調工程原計劃於去年實現調水10億立方米進京,但因種種原因推遲了,而且也不可能完全解決北京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王建認為靠南水北調,搞海水淡化,還得從黃河調水不是治本措施,關鍵是約束自己,因為資源有限欲望無限,北京要想發展使水滿足需求,不能靠遠距離調水,得靠海河流域自己的環境。
旅德國土規劃專家王維洛博士也曾指出,漢江沒有能力滿足南水北調的需求。他指出,南水北調工程從漢江引水到北京,是從漢江作為主要的水源,從漢江這個支流引水。根據中共的規劃批准,要從漢江每年調100億立方米的水到北方。根據歷史資料,漢江平均流量是400億立方米,但自然界的河流不是以平均流量在流,中國的氣候和水文最大特點是,它年度之間變化相當大,它不但在季節中降雨量、水流量變化很大,在枯水年時,漢江也就是200億立方米的流量。
「如果要考慮從漢江能調出多少水,不是考慮它平均流量有多少,往往要考慮到它最不利情況下,它可以調出多少水?」王維洛說,打個很簡單比方,你把漢江作為一個人來說,漢江裡流的水像人血管裡流的血, 如果把你的血抽出1/3或1/2輸給別人,你自己能不能生存?
最後,王建建議,北京不宜發展耗水型的服務業,還得靠自己節約用水。他指出,北京現在還有3,000多家耗水型的產業,比如洗浴、溫泉、滑雪等等,這些非生活上所需,在特別缺水地方不應發展。
據報導,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北京市節水辦統計調查顯示,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存在不少隱性浪費,目前,城區居民每戶月均用水量在8噸左右,月用水量超8噸的用戶超過了50%至80%不等。在2014年南水北調工程完成之前,北京還要繼續抽取地下水,預計地下水位將下降到平均3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