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封村政策 3米高牆堵300學生求學路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今年8月1日北京昌平區啟動所謂的「村莊社區化管理」,採用「建圍牆、安街門、設崗亭、封閉不常用路口等封閉式管理。沒有完善配套措施的「封村」政策不僅造成村民生活的不便,更堵住了學生的「求學路」,使得原本七八分鐘就能到的上學路程,現在變得危險、困難重重。

據《新京報》報導,三合莊村屬於昌平區首批實施村莊社區化管理的村莊之一。向上學校是一所打工子弟學校,位於回龍觀地區三合莊村,學生多是三合莊村附近租住的流動人口的孩子。七里渠南村與三合莊村相鄰,住著該校近300名中小學生。

為了實施村莊社區化管理,8月初,當地政府在七里渠南村和三合莊村交界處建起一道十幾米長,3米高的磚牆,封堵了連接兩村的道路。這面牆擋住近300名打工子弟學校中小學生的上學路。這些學生稱,以往上下學他們都是走連接兩村的一條道路,「七八分鐘就能到。」現在繞路就得走四五公里的路。

新學期開學後,為了不繞遠,這些學生上下學選擇了一條「山路」, 「山」其實是圍牆南側十幾米高的土坡,雜草叢生,他們得翻過十幾米高的土坡上下學。

近日,為了孩子安全,幾名學生家長自發在土坡上修路,但這條「求學路」仍很危險。


由於道路被封堵,一名去上學的小孩翻過土坡後,在房屋圍牆上行走。(網路圖片)

「求學路」上危險叢生

為了求學,七里渠南村的學生們每天都得「爬山」,繞過這道圍牆。「山路」不平整,坑坑窪窪且散落著浮土,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這條路只允許一人通過,路北側近5米高的陡坡,下面堆積著廢棄木料,很多還帶著鐵釘。

「每走一步都要特別小心。」一名十幾歲的學生說,對面過來人,只能側著身子走。不少家長都是帶孩子走「山路」,一位家長背著6歲的兒子,背上的孩子用力抓著爸爸的衣服。「孩子太小,自己上學太危險。」這名家長說。


一名家長背著6歲的孩子走「山路」去上學。(網路圖片)

為安全家長自發修路

「這路還是家長們修的。」幾名家長說,土坡上本來沒有路,看到孩子們上下學太危險,一些家長開始用鐵鍬開路。他們將土坡上的雜草清理,挖出一個個小臺階,這條「山路」就逐漸形成。由於近300名學生每天都走,「山路」受損得很快,一些家長只能不時地修整加固。

儘管修了一條路,家長們還是不放心。一位女家長稱,每逢下雨她就很擔心,路面滑得無法行走。她曾看到路上不斷有孩子滑倒,「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心疼。」

學生心聲:「真想把這道牆扒開」

13歲的李剛(化名)在向上學校讀七年級,他家住在七里渠南村。新學期,他每天多了一項任務,帶著比他小兩歲的弟弟,走「山路」上學。中午要回家吃飯,李剛和弟弟每天要走「山路」多次。李剛像個小大人一樣,都是死死牽著弟弟的手。

李剛說,自從建造了圍牆,他們上下學就變得很不方便。原來從家到學校只要七八分鐘,現在,他要比平常多花一半的時間。

這名13歲的孩子坦言,每次爬上四五米高的土坡,往下看時,「都害怕摔下去」。李剛回憶,有一次下雨,他跟弟弟走在「山路」上,走一步滑一步,前面的夥伴滑倒在地,他倆也嚇得哇哇大哭。

他說,每次走在山坡上,看到圍牆,「真想把這道牆扒開。」

對在封村前沒有事先規劃,安排相應的措施,導致民眾生活不便,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稱,不能因為解決治安等問題,同時又製造了新的問題,顧此失彼的管理並不是有效的。如果公共政策給群眾帶來不便和麻煩,政策的推行就會有阻力。王錫鋅認為,做決策的過程中結合當地的實際,可以多調查,多聽取當地百姓的意見,不能「一刀切」地複製其他地方的模式。不考慮實際情況的做法,違背民意常常會讓政策的效果適得其反。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京「封村管理」 專家批「監獄」式管理
外電:北京民工村遭圍牆鐵門封村管理
廣西靖西縣抗爭案17人被捕 警察封村
北京城鄉接合部全面推行封閉管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