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長樂、楊曉慧馬來西亞吉隆坡採訪報導)為保護日漸受污染的地球以及確保下一代能享有更好的環境,馬來西亞隆雪華堂於9月4日,配合大馬環境科技和發展中心(CETDEM)聯手推動了《一個永續的未來 —— 社區環保》社區環境倡議以進行一系列環保計劃,期望在未來幾年實現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可持續性的發展。
政、民配合保護環境
上午10時,隆雪華堂會長暨 《馬來西亞20年行動方略》 委員會主席陳有信在新聞發佈會中指出「在宏觀層面上,環境保護需要政府的作為,包括政策的制定、立法及執法;在微觀層面上,作為公民的我們,更要有自覺的行動,透過社區組織以及活動,來引導大眾保護居住及生活的環境。」
出席新聞記者招待會的包括馬來西亞環境科技和發展中心(CETDEM)代表郭喜保、雙福殘障自強發展協會首席執行員陳建孝、華研董事陳松青、隆雪華堂總秘書楊有為。
推行「環保回收箱運動」
配合這次的環保計劃,一項「環保回收箱運動」於當天正式推行。有關運動是由《馬來西亞20年行動方略》主催、隆雪華堂、大馬環境科技和發展中心,以及雙福殘障自強發展協會為合作夥伴的一項計劃。
陳有信介紹說:「具體來說,我們將會在隆雪華堂這裡設立一個環保回收箱。歡迎公眾把可以再循環的物品放進此環保箱內,如果是很大件的物品,就要勞煩各位聯絡雙福殘障自強發展中心。」
他指出,當環保箱滿了以後,他們將會把這些回收物品交給雙福殘障自強發展中心,同時也會統計所回收的物品的數量,過後對外公佈。他們將會以兩年為期限,即在2011年尾會公佈一份全國報告。
最後,他鼓勵各個社團能夠自發地在各州和各社區設立再循環物品回收中心,在環保之餘,也惠及慈善機構。除此之外,他們也將會舉辦一系列講座和論壇,以提高人民對永續發展的醒覺和參與度,並希望民眾能踴躍響應。
將垃圾變成資源
隆雪華堂總秘書楊有為在受訪時表示這個環保的計劃是隆雪華堂第一次推動社區環保運動,希望這個運動能夠把附近的居民,還有隆雪華堂的所有會員團體都響應這個環保計劃。他也希望這個垃圾不會變成國家的負擔,反而是能夠好好的在管理底下變成有用的資源。
「大家知道,垃圾放在對的地方是資源,放在錯的地方就變成是廢料。今天我們發覺到我們製造了許多垃圾。我們希望這些垃圾在逐漸減少的要求底下變成資源。雙福殘障中心以及大馬環境科技與發展中心,他們長期以來都在社區推動環保計劃,也就是回收垃圾這個計劃,做得非常成功,做得非常有規模。今天我們聯合他們兩個組織推動這個環保計劃是希望我們藉助他們的力量,能夠把這些回收了的資源,變成能夠協助殘障人,或者社會不幸的一群,希望他們在經濟上得到一種資助。這個是一個很長期的工作。」
楊友為指出,他們的工作不僅是今天放一個環保箱就完成了工作。他們希望,如果反應很好他們會增加多一些環保箱,而且儘量的會通過研討會、講座會、還有舞台表演的一些節目,能夠帶來正面的環保意識,更希望隆雪華堂的四百個會員團體,尤其那些大的會館,自己本身有良好環境,有自己會所的地緣性,血緣性的組織都能夠響應這個計劃。
民眾責任更為大
對於這個環保計劃,他認為勢在必行,而且逼在眉梢,因為他們發覺到很多民眾到處仍垃圾。他覺得這個不能完全把它歸為政府的責任,民眾的責任更為大。民眾如果能好好的把垃圾分類,把垃圾分類過後交到去垃圾回收資源中心。這些回收了的垃圾就能夠變為很好的一個資源了。
楊友為希望這個計劃能夠在20年行動方略底下在全國推行,使馬來西亞能夠成為一個更乾淨,更環保的一個國家。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生活的更健康,生活在更美好的一個環境,遠離疾病。
馬來西亞隆雪華堂於9月4日,推動了《一個永續的未來 —— 社區環保》社區環境倡議以進行一系列環保計劃。右起:馬來西亞環境科技和發展中心代表郭喜保,隆雪華堂會長暨 《馬來西亞20年行動方略》 委員會主席陳有信,雙福殘障自強發展協會首席執行員陳建孝,隆雪華堂總秘書楊有為,華研董事陳松青,Ong Seng Khek。(圖片:隆雪華堂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