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09月30日訊】「深圳地鐵票價能否做到公益至上?」針對地鐵票價方案公開後外界的種種質疑,深圳官方和地鐵公司始終保持緘默,而民間則於近日自發地組織了一場聽證會。市民通過媒體呼籲在涉及百萬人出行方式的公共定價中,不要只顧「和稀泥」。
《南方日報》報道,在民間聽證會上,深圳官方、企業代表和專家代表早早便以各種理由婉拒出席,而原本部分表示要參加的消費者聽證代表,除一人之外,最終也沒有赴約。參與聽證的人大代表黃翔則以旁聽身份到場。
不過,當日民間熱心於公共服務的市民仍踴躍參與,並提出多個有別於聽證方案三套調價方式的方案,希望僅有到場,並有發言機會的聽證代表把意見送到聽證現場。
「一票制」民間呼聲較高
在民間聽證會,深圳市民給出的幾套方案裡,有一半都支持採用2.4—3元人民幣的一票制和實施月票制度,並建議用深圳通坐地鐵和坐公交一樣,能有相同的折扣。
「根據材料公佈的數據,2009年,北京里程230 公里,成本15.2億元,深圳全長不到22公里,成本是7.2億元。以不到北京十分之一的里程,卻耗費了比北京高五倍的單位成本,這合理嗎?如果不合理, 為什麼要進行票價彌補運營成本?」市民金洪鋒說。
勞資論壇發起人吉峰也支持一票制。他提出,深圳1400萬人口,有1000萬人在原關外,乘坐線路長,且多數人都是拿最低基本工資,負擔不起動輒近十元的票價,而一票制則有利於拉近原關外和關內的距離,實現特區一體化。
不過,也有市民認為「一票制」對企業和政府而言過於理想化,難以在深圳實現。因此建議選擇相對折中的辦法,即在發改委給出的三個方案中,將方案一和方案三結合,即將最便宜的起步價和最便宜的里程價結合,6公里/2元起步,往後每10公里加1元的里程價。
「聽證會代表發言不要軟塌塌」
「這次地鐵定價有四大背景要考慮進去,一是對於像深圳這樣規模龐大的城市,地鐵是要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如果建了卻不鼓勵大家使用,則和大原則背道而馳;二是民生幸福就是讓老百姓的出行成本在其整個收入結構裡,不僅不能超過某個比例,而且還要盡可能降低比例,讓他有更多的錢享受更高消費,如文化消費等;三是在各種交通方式裡,地鐵是最低碳、最生態的一種,多人坐才能體現深圳要建設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的定位;四是沒有地鐵,就很難做到「在關外居住在市內上班」,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特區一體化。」知名民間觀察人士、因特虎三劍客之一金心異說。
同時,他特別呼籲9月28日參與聽證會的代表,發言時「不要四平八穩,希望觀點很清晰」。這一觀點受到很多人支持。
民間環保人士廉海生說,聽證代表要代表消費者說話,不要軟塌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