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京燦韓國首爾報導】9月28日,韓國移住同胞政策研究所主持的「在韓中國社會的成就和挑戰」 研討會在大韓商工會議所舉行,出席會議的各團體綜合評價了在韓居住的中國朝鮮族同胞發揮的作用,為了讓他們在韓國取得成就,探討支援朝鮮族同胞的策略,以及如何解決他們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韓國社會將朝鮮族視為自己的同胞。主持研討會的郭在碩所長在開幕詞中說:「為了讓在韓朝鮮族同胞們穩定的生活,我們應該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許多方面檢視我們忽視的問題。」他指出,韓國將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先進國家,首先要包容各種不同於韓國的文化,而且要致力於支援在韓的朝鮮族同胞的生活,因為他們佔的比重已經很重要了。
韓民族論壇理事長李光奎以「中國同胞社區和韓民族的未來」為主題的演講表達了他的意見,他表示,日本侵略時期,中國同胞離開祖國去了中國的初期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已經衰敗的祖國,所以跟移住到其他國家的同胞有根本性的差異。他說,生存對他們來說不是主要的目的,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拯救衰敗的祖國而離開韓半島的,這些人就是現在的中國同胞。
李光奎表示,這些中國同胞們回到韓國後,韓國政府許多苛刻的條件不僅無視了中國同胞,而且當初與其他外國人同等對待,韓國政府制定的「海外同胞法」將中國同胞排除在同胞的範疇之內,這是政府錯誤的決定。
李光奎進一步表示,日本人在羨慕韓國人,其理由之一是,韓國擁有200萬的中國同胞。雖然中國同胞到韓國以後遭到了很多歧視並吃了很多苦,但是他們寬容的心態包容了韓國,在韓國學到了企業精神和敬業精神。他強調,中國同胞在韓國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東北亞共同體研究會會長李承律認為,朝鮮族同胞在中國從小開始就學習中國語和韓國語,進入高等學校以後也學習日語和英語。因為他們勤勉的性格和明晰的頭腦,在中國55個民族中被評價為最優秀的民族,是「多智能的人才」。
聯合新聞的英文北韓組組長郭承智表示,中國同胞通過兩國的關係,從經濟上得到了利益,而且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就,但是相反的也失去了很多東西。他說,他們得到的是現實的物質上的東西,失去的是傳統的、精神上的價值和與此相關的東西,比如民族意識的消弱、同胞社會的解體、青少年的逃避現實等等。
法務部事務官田達秀說,自從2007年3月份實行了訪問就業制度後,有29萬中國同胞從中受益,但是韓國語考試中合格的約16萬人中,58%的人還沒有拿到訪問就業(H-2)簽證,他表示韓國政府將會完善這個制度。
韓國多文化總聯合會事務長鄭明嬉表示,包括外國國籍同胞的多文化社會整合政策中亟待解決的就是制定社會整合本身的定義。她說,社會整合是個人超過家族、民族集團的範圍融入到社區,進而成為國家的一個成員的概念,如此看來,社會整合政策將來的方向是應該支援這種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