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綜合編譯)近日《紐約時報》向讀者推薦由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梅.萊(Mae Ngai )女士撰寫的小說《幸運者》(The Lucky Ones)。該書描述了從1860年開始,經歷美國1882年《排華法案》,至1943年美國法律取消了排華政策,早期華人的經歷。萊女士以泰普(Tape )的家庭歷史為主線,描述了在絕大多數男性中國移民還處在文盲「苦力」的時代,一個美籍華裔中產階級的成長過程。以主人公為主線,生動的講述了中國移民在美國過去的世紀中所發生的事件。作者表示該書「既非虛構小說,也不是回憶錄,而是歷史的記錄。」它描繪了一群美國移民成為美國公民的豐富多彩的奮鬥史。
主人公是來自廣東省的第一代移民約瑟夫和瑪麗.泰普(Joseph and Mary Tape)。他們是在淘金熱後來到舊金山。最初約瑟夫當一個家僕,後來成為一個送貨員,然後變成一個提供各種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紀人:運送乘客的行李到唐人街,經營一個殯葬館,為輸送新移民到灣區的鐵路和航運線做翻譯。1882年,阻止中國移民的排華法案要求來美中國遊客需抵押保證返回中國的押金後,他又轉向了債券公司。
瑪麗的故事開始較為黑暗。11歲的她獨自在1868年8月乘蒸汽船從科羅拉多州到達舊金山。上岸後被騙入唐人街妓院,經傳教士營救後被白人家庭收養。接受了美國中產階級對女孩子的教育,喜歡畫畫和攝影。所以瑪麗長大後不會說中文。
他們的大女兒瑪米,在1960年代90多歲的時候,向她的玄孫講在1884年第一天上學的情景。瑪米的媽媽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上學。但校長拒絕她入學。原因是如果讓瑪米到該校上學,所有的「辮子」都要來這上學。
約瑟夫起訴了教育委員會,這樁訴訟是在美華人的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標誌,有著它特殊的意義,也是該書最引人入勝的一章。一年後,加州最高法院裁決須接納「蒙古」(Mongolian)兒童入讀加州的公立學校。舊金山市的反應是給中國兒童分開建校。直到許多年後,中國孩子才能完全融入到舊金山公立學校。已是第五代美國人的瑪米的玄孫驚訝於美國曾有一段時期,美籍華裔兒童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或只能參加 給「東方人」 單獨成立的學校。
瑪米的弟弟是移民權利的經紀人和翻譯,也是首位出任舊金山陪審團的華人。瑪米與她的丈夫和弟弟都參與了1904年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中國村的建立。
該書的故事是一個精巧的歷史探索片。泰普一家沒有留下日記、信件或其他個人文件。然而他們已是半公眾人物。作者通過報紙上的文章,正式記錄和與家庭成員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的家庭訪談,補充了家庭故事所處的時代細節。如:在19世紀舊金山發生的反華暴力事件。愛爾蘭人管理的工會因擔心中國人的競爭,推行在產品標籤上面寫上「白人製造」等等。
書中最後一章講述了泰普的媳婦。在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郡生長在傳統華人家庭的一個女孩子,二戰期間加入了美國陸軍。
該書由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共288頁,售價$2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