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簡妮美國麻州波士頓報導)「如果有一天,細菌可以取代煙囪林立的煉油廠生產能源,那該多好啊?」猛聽起來,這個想法很大膽。其實,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科學家已經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利用此技術的生物科技公司有望在最近一兩年內投產。
乙醇作為機車燃料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事情了。然而如何製造乙醇是科學家一直以來試圖攻破的瓶頸。穀物發酵可以產生乙醇。然而,世界人口的增長使糧食的需求顯得格外緊迫。用穀物發酵獲得乙醇,無非造成汽車和人爭奪「口糧」的惡性局面。
科學家將目光放在了細菌上。細菌可以自給自足,可以將攝入環境中的營養物質轉化成生存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從這種意義上說,細菌是一個工廠。科學家將細菌進行改造,改變細菌工廠的「工序」,使之具備生產乙醇和丁醇的能力。乙醇和丁醇是汽油的替代品,可以作為機車的燃料。
和傳統的化工煉油廠相比,這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細菌「煉油廠」有甚麼優勢呢?首先,細菌可以廉價的大量繁殖,解決因為石油資源緊張對經濟發展的限制;燃燒乙醇和丁醇等能源替代品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比燃燒汽油要少的多,並且乙醇和丁醇燃燒後僅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會產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將這些產能細菌比做「煉油廠」再合適不過。
今年年初,加洲一生物技術公司LS9宣佈成功改造了一種細菌,使其將甘蔗桿等生物質料直接轉化成乙醇,省去了傳統的高溫、提純等化工過程。另外一家公司Gevo將酵母菌改造成丁醇「生產廠」。
當然,由於甘蔗桿等生物質料來源的限制,這一技術只是對其他的新興能源的一種補充,並不能完全取代,比如風能、核能等等。很多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組織,比如加拿大的ETC, 也擔心基因改造所帶來的生物危害。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能源的需求,科學家、政治家也要孤注一擲。而其中的巨大利潤,也讓企業蜂擁而至。目前各大石油巨頭,無一例外的投資研究細菌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