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 海內外華人感受迥異

人氣 47
標籤:

【大紀元09月22日訊】隨著中秋佳節來臨,中國人都會合家團聚,慶賀美好生活,或祝遠方親人健康快樂,特別海外華人,更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把酒問月,和家人「千里共嬋娟」。不過,在中國大陸,中秋送禮之風盛行,以致中秋節被稱為公關節,而在有中國傳統的東南亞國家,中秋節仍然濃郁著厚厚的傳統風情。

大陸中秋節——公關節

在中國大陸,據報導,每逢中國重大節日,如中秋節、過年等,被人們當作是拉關係的最好時間。「中秋禮物」也成為最熱的網絡詞彙之一,21日在谷歌鍵入「中秋送禮」,可得到2千多萬相關詞條。

在北京,滿大街小巷都是提著大包小包串門的人。更有一些單位專門派出送禮車,拉著禮物按名單逐次送去,路面上一度車滿為患。與此同時,一些單位的內部人士在網上大曬送禮單,引來眾人熱議。

「中秋節送禮是我的頭等大事」,一位在世界500強公司人事部門做副經理的網友曬出的送禮單:1萬8千元購物卡;3千元月餅券;一箱法國原產葡萄酒;兩箱日本進口水果;一台蘋果MacBookAir筆記本電腦。電腦是送給總經理正在讀高中的女兒。

他表示:「粗粗算一下,這批禮品價值3萬多元,甚至超過其它行業一般工人一年的收入,但總經理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這點禮物在他眼中根本不算什麼。」若是過年期間,他稱:「總經理家人滿為患,想見縫插針說上話都很難。送禮的人太多,還不如藉這次中秋節機會,送重一點。」

網上甚至出現了「中秋送禮技巧大全」等內容,不少單位或個人還藉過節之名,送禮攀比之風盛行,以致使傳統節日成了「公關節」。

胡女士在國內也不喜歡吃月餅。但留意到在國內中秋是送禮跑關系的大好机會,文化的內容不多,自己慢慢也不知道如何過中秋了。移民加拿大後常沒有任何慶祝。

海外華人過中秋

海外華人過中秋,大多選在週末,一家人到外面的酒家,享受美食。這時,最熱鬧的就是商家,月餅銷售也到了最俏的時刻,特別是華人經營的飯店、酒家幾乎是人頭攢動。當然,有其他亞裔人士經營的飯店也是人聲鼎沸。

但來澳洲20年的海倫認為,現在的中秋節商業味道非常濃,商店、飯店節日氣氛很重,都是為了求得商業效益,在中國看到的更多。對於中秋典故,她說:「我能想到的應該有『嫦娥奔月』,你知道,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在中國,國家是不讓你知道中秋典故和傳說的,大家都在忙著開會搞運動,這些傳統的東西是不會叫人們了解的。」

海外留學生過中秋可謂是有酸有甜,不僅要照顧學業,還要兼顧打工,中秋的這一天能夠聚齊的還真不多。在澳洲悉尼喜洋洋禮品店工作的艾瑪說:「沒有特別的想要去過中秋節,大家都很忙,很難聚在一起。」

有華人回憶兒時過中秋,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裡的石榴樹下,桌上擺著自製的月餅、自產的花生、紅棗、石榴,頭上是大如圓盤、皎潔無瑕的月亮,一切都很簡單,很清澈,但人的內心,卻充盈著滿足感和幸福感,被濃濃的親情包圍。

而生長在海外的華僑們多是參與或舉辦社區的慶團圓、過中秋活動。年逾60的唐先生去年與當地社團一同舉辦了中秋慶祝活動,今年受邀當地社團參加了慶祝活動,而當地新任西人市長也來參加華人的喜慶節日。

李女士移民加拿大4年,在國內本來過中秋節也不太熱鬧。在加拿大更不講究了,會保證家裏在一起吃飯,但不會為此請假在家準備。月餅是有好吃的會買,不是一定吃,但會作為禮物送人。

韓國中秋節 濃濃傳統情

在東南亞各國,也有過中秋節的習俗。韓國的中秋節,也叫「秋夕」,是韓國第一大傳統節日,是在一年的秋收季節家庭團聚,共同祭拜祖先的日子。韓國中秋節法定放假3天,基本上這3天所有的商業活動都會停止 。

祭祀祖先是韓國中秋節永恆的主題,也處處體現韓國人對祖先的「孝道」。往往在中秋節的前一天,婦女們開始準備供桌。供桌的食物很講究,一直傳承古訓,如水果的個數必須取陽數(如必須是一、三、五個等)、幾種蔬菜必須素炒、必須具備的供品種類等。

韓國人極重孝道,中秋節子女能否回家拜見雙親長輩,是衡量子女孝順與否的重要尺度。因而在韓國,中秋這一天不論身在何處,即使再忙也都要趕回去,與家人團聚。

中秋節當天早晨,每家每戶早上都起來很早,男女老少們都換上新衣服,擺好供桌。擺放供桌時,為表示尊重祖先,不可以直接端食物,而是必須用托盤托起食物,送到供桌上。舉行中秋祭祀時,依次磕頭、敬酒、獻食,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接著會去掃墓,在祖先的墓地前磕頭、敬酒、獻食,並除去祖墳周圍的雜草,以盡孝道。

中秋節——「團圓節」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與過年、清明節、端午節並稱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在農耕時代,因為中秋節正好處於秋收時節,因此除了慶團圓、凝親情等文化含義外,還被賦予慶祝豐收的含義。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 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熱鬧,雖然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相關新聞
中秋節吃月餅搭配壽山文旦及龜山茶葉,最對味
亞特蘭大台灣同鄉會中秋節活動邀請函
天柏灣地區台灣中秋節慶祝餐會
坦柏灣台灣社區餐會慶祝中秋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