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感悟隨筆

周若水:六尺古巷 懿德流芳

【大紀元9月16日訊】安徽桐城有一條幽靜的古巷——「六尺巷」。這條長180多米、寬2米的小巷,歷經三百餘年的日暉月印、風拂雨沐,更是經久不衰,盛名長負。

鋪就這條小巷的,非金非玉。然而,成就了這條小巷的仁德禮讓之精神,卻遠在足金白璧之上。

三百多年前,從這條巷口的南宅,曾經走出了兩位盛世父子宰相;走出了兩位頗得當朝聖上倚重的父子宰相;走出了兩位才高質潔的父子宰相;走出了兩位名垂青史、百世流芳的父子宰相。

父親張英是清聖祖康熙大帝的宰相。康熙四十年,張家與鄰居吳家因地界發生了糾紛。張家子弟想依仗在朝為相的張英擺平吳家。於是修書一封送往京城,向張英求援。張英閱罷,知道自己離家在京赴任多年,疏於了對子弟的教育,趁此機會給他們補上一課吧。隨即寫了一首詩——

「千里捎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快馬送回老家安徽桐城。

張家接到張英的詩,頓感慚愧——為蠅頭小利斤斤計較,哪是我張家之風?真是愧對張家的仁德古訓!於是讓出了三尺地界。吳家見狀,頗為感動——張家身居高位,竟然如此禮讓!真是高風亮節。也隨著讓出了三尺地界。

一條承載著仁德禮讓的「六尺巷」形成了。

張英喜玉,從他的兒子們的名字中足以得見——廷瓚、廷玉、廷璐等。

孔子曾以玉比君子之德。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玉之仁,光澤溫潤,好比君子的仁德之心;玉之義,裡外通透,好比君子的表裡如一;玉之智,音韻舒揚,好比君子的智慧通達;玉之勇,寧折不彎,好比君子的勇往直前;玉之潔,瑕疵分明,好比君子的正大光明。

張英為官期間,清正廉明,無私無邪。康熙稱讚他:「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並為張英在桐城建造的「雙溪草堂」題了一副對聯:「白鳥忘機,看天外雲舒雲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開。」真可謂「知臣莫如君」,一語道破張家的寧靜淡泊、與世無爭的家風與性情。

兒子張廷玉歷任大清聖祖康熙、世宗雍正和高宗乾隆三朝重臣,居官五十載,無罪無錯、善始善終,實為世上罕見,是清朝唯一一位獲「配享太廟」的漢臣,也開了「以文臣得列伯爵之位」的先河。

張廷玉曾先後纂《康熙字典》、《雍正實錄》。充任《明史》、《國史館》、《清會典》的總纂官。值得一提的是,他以雄渾遒勁的筆力、以生動凝練的語言,纂成的《明史》成為二十四史中自《史記》以來最精彩之作。

張廷玉何以歷任大清聖祖康熙、世宗雍正和高宗乾隆三朝重臣,並久任雍正和乾隆兩朝的宰相,並能居官五十載,而無罪無錯、善始善終?是因為他不僅有似玉的品德,更具如水的智慧。

廷玉好水,其子若靄、若澄、若渟名字中個個帶水,可知廷玉好水之深。水無常形,順勢而為,終不改其滋養萬物卻與萬物無爭無求之本性。這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胸襟?難怪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正當先父張英賦詩禮讓一事盛傳於朝野之時,廷玉辭受長子若靄探花郎之事,更掀朝野盛讚張家謙謙君子之瀾。

雍正十一年,廷玉長子若靄參加科舉考試,被世宗雍正親定一甲三名探花郎。拆卷後方知若靄是廷玉長子,雍正高興地遣內侍去通告廷玉前來謝恩。廷玉來到駕前長跪在地:「蒙聖上隆恩,我父子兩代世受皇恩在京為官。犬子何德何能得此探花殊榮?想來有多少貧寒子弟,苦讀數年,為求報效朝廷,光耀門楣而不得。懇請聖上把此探花授予他人吧。」

雍正為廷玉的真誠懇切所動,遂將探花另授他人,把若靄點為二甲一名。

自古有道是「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廷玉何嚐不是大隱之士?

蕩蕩胸襟,如八月裡的淡淡天空,空曠高遠;

清清性靈,似三月間的潺潺溪水,清冽可鑒。

身居高位能名利無爭,皆因生而為人必要在人間擔當所必須擔當的責任;

身在朝堂卻物我兩忘,只為完成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所必須承負的使命。

「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這句引起康熙大帝關注的廷玉早年的詩句,足見廷玉的對世間萬物與功名的心態——

長城雖綿延萬里,巍然壯麗,在廷玉的眼裡,卻是萬里皆空;

英雄可傳誦百世,亙古流芳,在廷玉的心中,終歸一場虛夢。

後人盛讚六尺巷的精神——

六尺古巷傳禮讓

三朝元老載冰心

桐城一隅靈秀地

盛世兩代懿明人

@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