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總括,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慾望、個性特點及道德觀念等,古人稱心理為「神」而心理養生的預防為「攝神」、或是「調心」等。
心理養生的思想和方法在道家的養生觀裡早有論述,他們主張去貪心、減私慾,提倡「少私寡慾」「守靜篤」甚或「無慾忘我」的恬淡養生法。
聖人孔子提出「仁者壽」「智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倡導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得長壽,只有自強不息,生命才能持久。孟子與孔子一脈相承,反對苟且偷生,要求通過修養意志,調節情感而無使太過。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們也主張養生及用腦防老,主要體現在「平正」的思維。特別是《黃帝內經》「素問篇」裡的「上古天真論」所提倡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心理養生法以及「素問篇」裡的「四氣調神大論」所提出的四氣調神法,更是為後世奠定了心理養生的理論基礎。
秦漢兩晉時期,心理養生的理論漸趨完善、成熟。《淮南子》宗老子「虛靜恬愉」之說,提出「嗜欲者,使人之氣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勞」,更有「大怒破陰,大喜墬陽,大憂內崩,大怖生狂」的明訓,高度概括了七情過激的致病性。馬王堆帛書則突出強調了發洩怒氣的防病法。指出「怒若不發浸淫,是為廱疽」,並對培養良好個性與健康的關係也有所論及。古人認為個性和順則吉,剛烈則凶。
嵇康的《養生論》可說是現存最早的養生學專著,其中強調了淨化身心以求長壽的觀點,指出「過喜過怒都會逆其正氣,過份思慮則會消耗其精神,過份悲哀或快樂會殃及內心所需的平靜單純。」
晉朝葛洪,在《抱朴子》中具體表述了「十傷」及三十多條《不傷身》的措施,如十傷中有「才剛不如願,就被思慮困住了,傷也;絞盡腦汁算盡方法想要達到目地,傷也」等,他所強調的「凡事務必謹慎細心。不可以不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損而不防」反映了對平時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視。
東晉學者張湛的《養生要集》以通俗的語言介紹了當時流行的養生方法,列有「十二少」、「十二多」、「二十八禁忌」、「如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著重從調七情及節私慾方面,具體而貼切的論述了心理養生的要點。《養性延命錄》是陶弘景的一本集大成的作品,他以「養性」概括養生,強調調心重於調身。
孫思邈是個大醫學家,他非常重視道德修養,提倡「濟扶苦難」、「不淫聲色」,推崇養生有五難之說,即「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
對於道家養生觀,有人從消極方面理解,認為無所事事、閉門靜坐就是恬淡虛無。雖知恬淡以自守,全不知恬淡之中有妙用;雖知虛無以為理,全不知虛無之中無不為的道理,強調養生在於「知其本」 「正其源」,要妙用腦,主張勤奮而無不為。
唐代著名長壽老人張公深得養生之道,提倡「忍」〈有百忍〉歌流傳於世,其中道:「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這些論述既有養生意義,又有指導做人的道理。循著先人心理養生思想的脈絡,我們窺見古人在養生防病的實踐中每將護養心神置於首位,認為心調則形健,神衰則體敗。
由此可知,心理養生在預防醫學中的重要。今只稍尋一些古人對養生的立論,盼能讓更多人明白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與整個人類社會道德回升密不可分的,不在醫學的技術,不在新藥的開發。只要遵從人倫、道德,健康人人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