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偉林綜合報導)近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連續創新高。9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定在6.7378元,比13日升131個基點,連續第3日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經濟專家對此則有不同的解讀。
據《工商時報》報導,14日,人民幣中間價也再創新高。在詢價交易市場上,美元/人民幣開盤報6.7463元,盤中一度降到6.7435,為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確立以來最低盤中水平。NDF市場1年期美元/人民幣也連續3日明顯下探,早盤一度跌至6.6297元,但尚未突破6月末6.6150元的兩個多月低點。
針對人民幣近日持續升值,市場人士則有不同的解讀。經濟專家認為,美國持續對人民幣施壓、美元走低,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創新高的主因。
美國施壓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3天創匯改以來新高,市場認為這與美國國會的施壓有關。
15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Ways and Means Committee)將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舉行聽證會。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其他相關人士將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出席作證。委員會還計劃立法,審議《貨幣改革公平貿易議案》(Currency Reform for Fair Trade),確定人民幣幣值過低對美中貿易的影響和對策。
同美國參議院的相關議案一樣,《貨幣改革公平貿易議案》要求對來自貨幣操控國的進口產品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
蓋特納14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對人民幣升值過於緩慢表達了不滿。他說,中國今年6月將人民幣匯率與美元脫鉤之後,在促使人民幣升值方面做得「非常非常少」,人民幣升值幅度也「非常非常小」。他說,人民幣需要長時間持續升值,這對美中兩國都非常重要。
正在上海進行訪問的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保倫提(Tim Pawlenty)也對人民幣匯率(升值不到1%)表達了不滿。他批評人民幣幣值過低,讓中國出口受益,導致美對華貿易逆差持續升高。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眾議院發言人萊恩(Tim Ryan)表示,國會93名議員已聯名致信,敦促眾議院的民主黨領袖們為一項針對中國的匯率議案安排投票。
今年7月,美國政府在一份政治敏感報告中,未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這份原定4月15日發布的報告推遲到7月發布,外界認為是美國給北京一個「機會」。6月19日,中國終止了多年來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做法,宣布採用新的人民幣匯率浮動機制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0.84%。美國財政部也沒有宣布中國是貨幣操控國。
美國中期選舉壓力
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分部主任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人民幣匯率今年6月與美元脫鉤後,對美元升值不到1%,兩國貿易逆差同時又持續增加,讓美國政府非常不滿。
埃斯瓦爾‧普拉薩德分析,美國就業形勢不穩,經濟復甦緩慢,導致中期選舉壓力升高。中國肯定會考量美國的政治因素,並在經濟運行平穩的情況下讓人民幣繼續緩慢升值,人民幣因此會在今年11月前再升值1%到2%。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不會聽從美國的壓力,讓人民幣大幅度升值。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首席貨幣分析員理乍得‧格拉斯(Richard Grace)認為,中國會繼續依照今年六月公布的匯率參考機制,讓市場發揮更大的調節作用。
中國專家:與美元走勢有關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則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創出新高,與美元走勢密切相關。她說,100多個基點的升值幅度,在外匯市場是比較正常的,對於人民幣短期小幅升值市場不必過慮。
前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14日否認了美國施壓的影響。他表示,人民幣的升值主要是因中國政府調控通膨,而並非來自美國的壓力。對於美國議員疾呼人民幣應大幅升值,華而誠認為「美國虛張聲勢的成分居多」。
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則人民兩種因素都存在。他指出,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趨勢依然強勁;另一方面,貿易領域來自美國的壓力仍然較大。因此,短期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
國際貨幣基金:人民幣被低估
7月26日,《華爾街日報》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份報告認為,人民幣匯率「實質上被低估」。該份報告遭到中國反對。
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IMF前官員普拉薩德說,IMF人員使用不同計算方式,估算人民幣被低估的比率,登在IMF中國報告的附註內。駐北京金融外交人員證實,人民幣低估範圍約5%至27%。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