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巴塞爾新協議反應積極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9月14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在全球經濟復甦舉步維艱之際,銀行提高資本儲備就意味著減少放貸,減緩經濟增長。但是主張大幅度提高銀行資本要求的《巴塞爾協議III》公佈之後,世界股市沒有下跌反而上揚。原因如何,請聽專家評點。

9月12日出台的《巴塞爾協議III》是全球財經領域的一件大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參與制定的全球金融改革計劃終於亮相。該協議要求銀行的一級資本率在2013年起從現在的4%提高到4.5%,到2019年進一步提高到6%。加上2.5%的銀行資本緩衝,銀行的全部儲備資本比例將達到8.5%。

儲備金是銀行劃撥出的應急資本。這部份資本的比例越大,銀行可用於放貸的資本就越少。這不僅影響銀行的賺錢能力,而且會影響到經濟增長的力度,因為企業和個人拿不到貸款就無法擴大生意,增加採購。

但是,市場對《巴塞爾協議III》的反應看來還是相當積極的。歐洲和亞洲的股市都出現了有力的上漲。美國三大股指漲幅也不錯,道指增幅一度超過百點,不過後來稍有回落。

在這次經濟復甦過程中,市場對任何削減信貸的措施都相當敏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在全球市場上引起的巨大動盪突顯了投資人的這根神經是如何的緊張。但是,《巴塞爾協議III》出台後市場不憂反喜,觀察人士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巴塞爾新規定對世界主要地區的銀行業沒有增加新的負擔。二是協議給予銀行業足夠的時間來落實新的資本要求。

紐約FTN金融服務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洛(Christopher Low)對美國之音說:

“美國銀行基本上都已經符合《巴塞爾協議III》提出的資本要求。由於銀行投資者對銀行資本儲備金的要求比美聯儲更高,所以大多數的美國銀行的一級資本率已經達到了8%。而歐洲銀行在這方面落後很多。所以對美國的銀行基本不構成問題。即使是對歐洲銀行,問題也不會很大,因為《巴塞爾協議III》規定的過度期很長,有八、九年的時間。”

克里斯托夫.洛說,美國資產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銀行有62家,其中61家已經達標。剩下的一家正在努力,達標沒有重要障礙。

亞洲銀行業的情況看上去比美國還要好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顧問朱民對媒體表示,在亞洲,一級資本率基本都在10%到12%以上。所以,《巴塞爾協議III》開始執行以後,亞洲銀行業不會出現一波融資浪潮。

不過,一個世界性的銀行業組織“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報告說,如果《巴塞爾協議III》的要求付諸實施,到2015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GDP將會下降3%,工作崗位將會因此減少970萬個。

觀察人士認為,這個估計偏離實際過遠。美國和亞洲的銀行不需求做出額外努力就已經達標,那些超額完成達標任務的銀行還有可能會因此釋放一部份儲備金用於放貸。所以,新協議對美國和亞洲的經濟增長產生積極作用的可能性要大於負面影響的可能性。

唯一不太確定的是歐洲。德意志銀行已經表示要採取新的行動,籌措資本。其它可能還有不少銀行也會跟進。但是,這些銀行有充裕的時間來完成融資任務。歐央行行長、德國財政部長等歐洲官員對此都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不過,加州機構風險分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克里斯托夫.維綸(Christopher Whalen)對美國之音表示,問題不在於這個協議是否會影響到經濟復甦,而是它是否能夠切中要害,防止金融危機重演。維綸說:

“(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說的非常好,他說,銀行出了事,多少資本也救不了。這次的危機是銀行的壞帳引起的,是經濟中各個層面多種問題同時爆發的結果。不是銀行一級資本率不足這一個因素。”60

維綸指出,銀行治理從來就是各主權國家政府的事情。國際性的監管可行性很低,連《巴塞爾協議II》,美國和其它不少國家也都沒有執行過。要防範金融危機,主要是確保銀行系統的健康。現在緊要的是督促主要銀行進行結構調整,理清壞帳。

維綸認為,現在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銀行大都處於極為保守的狀態,根本不需要更多的資本。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資本儲備標準其實根本是“無關緊要的”。

FTN金融服務公司的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洛雖然對《巴塞爾協議III》表示歡迎,並給予正面評價。但是,他也表示,這只是第一步。他期望國際監管機構能夠在如何進行回購市場改革方面推出有效可行的措施。

他說:回購市場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2007年,這個市場提供的資金高達20萬億美元。2008年,這一巨大的市場因為雷曼公司和貝爾斯特兩家投行的垮臺而倒塌。美聯儲已經啟動了一個龐大的研究項目,研究回購市場的功能和改進辦法。克里斯托夫.洛期待這一研究產生積極的成果。

相關新聞
演講會插曲 游勝雄爆友人遭遇
美專欄作家專訪馬英九
求職者心碎 三大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呈現失業性復甦
南市長候選人 首先完成參選登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