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原部長助理被判死緩 被指內鬥結果

人氣 50

【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中共公安部原部長助理、經濟犯罪偵查局原局長鄭少東近日被判死緩,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據報導,鄭少東是隨著2008年底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光裕被查,一批與黃光裕有利益關係的政界人士紛紛落馬中的一個高官。知情人說,在中國龐雜的政商關係網中,民企必須傍靠「朝中人」,而鄭少東為黃光裕通風報信,鄭的被捕是高層權利爭鬥的結果。

據大陸媒體報導,陝西省西安市中級法院對鄭少東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鄭少東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報導稱,2001年至2007年10月,鄭少東利用其擔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公安部部長助理兼經濟犯罪偵查局局長的職務便利,為他人在案件查處、職務晉陞、就業安排等方面謀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款物共計折合人民幣826萬餘元。案發後,贓款贓物已全部退繳。

西安中院認為,鄭少東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但因認罪態度較好,贓款贓物已全部退繳,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

高層權利爭鬥 官商落馬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09年5至6月間,胡錦濤借黃光裕案向廣東幫貪官開刀,並牽出一批政商界涉案人物,其中包括周永康的心腹、中共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自黃光裕案發後,鄭少東和陳紹基分別成為涉案被查的首名副部級官員和首名省部級官員。

《官場觀察工作室》昭明在09年3月的一篇文章《欲打擊政法委周永康,胡錦濤高調查辦其助理鄭少東》中表示,中共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案是胡錦濤控制下的中共中紀委高調曝光的案件,不僅黨內傳達,更是黨外、國外高調曝光,來龍去脈一清二楚。

該文章指出:「中共的所有高官都貪污腐敗,公安系統更是腐敗的重災區,但為什麼胡錦濤的中紀委要高調公開公安部經偵局領導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在2002年至2007年期間,周永康任職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公安部部長、黨委書記,一手提拔了廣東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鄭少東進入公安部,任職經偵局局長。2005年4月更是晉陞鄭為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專門助理部長周永康。」

龐雜的政商關係網

2008年11月19日,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因涉嫌經濟犯罪被調查。不久,黃光裕的哥哥、新恆基集團董事長黃俊欽,也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調查。隨後,一批與黃光裕有利益關係的政界人士,紛紛落馬。

2009年1月,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兼北京直屬總隊總隊長相懷珠被「雙規」。

鄭少東愛穿名牌衫,抽的雪茄煙500元一支,喝的普洱茶30萬元一兩。鄭少東和黃光裕是汕頭同鄉,二人早有密切來往。鄭少東收受黃光裕的巨額賄賂,替黃光裕 「消災」,拉關係,幫「黑老大」賭王連超免於被起訴。鄭少東曾公開表示「對企業高管慎用拘留措施」,對黃光裕的「關照」有加。

2006年,黃光裕兄弟捲入中行北京分行違規貸款案,當時任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局長的鄭少東吩咐相懷珠將此事「擺平」。相懷珠原是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隊長,調任公安部經偵局後,恰恰主辦了中行貸款案,黃氏兄弟就此逃過一劫。2007年,黃光裕等人佈局中關村股票時,相懷珠也獲得了這一內幕消息,並動用100多萬元資金全倉買入。

09年5月,傳出鄭少東自殺身亡,多家外媒引述,但沒有得到官方媒體的證實。2009年最後一天,官方媒體說鄭少東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公職。

中國特色富豪榜 民企傍靠「朝中人」

黃光裕從一個貧窮的農村孩子一步步成長為中國最著名的民營企業家,其創辦的國美電器在大陸和港澳三百多個城市擁有一千三百家門店,員工近三十萬人,每年上繳稅收二十多億人民幣。又一夕之間,從中國首富淪為階下囚。無獨有偶,賴昌星、牟其中、吳志劍、劉曉慶、仰融、楊斌、張海、王奉友、周正毅、吳英、張榮坤等富豪也是這樣,難怪人們說中國富豪榜就是「囚犯榜、 殺豬榜」,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獨特風景。

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除了95%以上的高幹子弟、那些太子黨有權有勢外,其他平民出身者,不是在獄中,就是在前往獄中的路上。一旦撞上槍口就成了替罪羊。只要得罪任何一個官員,就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要避免官家欺負,最好的辦法就是「朝中有人」。彼此心照不宣,經商做大的都在賄賂高官來搞人脈的關係,被抓的這樣,沒被抓的也這樣,多少年來一直如此。「是專制體制的問題!」從事中國經濟研究的簡天倫博士,一語道破。

■ 簡歷

鄭少東,男,漢族,1958年11月生,廣東潮陽人,1975年8月參加工作,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曾任公安部部長助理、黨委委員,一級警監警銜。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美集團前主席黃光裕案開庭審理
黃光裕一審判14年 罰金6億沒收2億
黃光裕案 國美公司營運不受影響
討論:黃光裕案所揭示的中國社會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