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聖斐:沒有道德正當性的中國永遠不會是世界的中心

洪聖斐(作者是政治學者,專攻政治史與政治理論)

人氣 98
標籤:

【大紀元8月20日訊】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份子最關心的是如何恢復天朝的榮光。然而,從那個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中國人都找錯了病因,開錯藥方。中國人以為問題出在別人船堅炮利,因此一直再想辦法富國強兵。如今中國終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也已經不容小覷。然而,中國能因此回復到天下中心的地位嗎?

中國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滿清入關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日韓就不再把中原視為天下核心了。

中土皇朝的「天下核心」地位,在滿清入關後,遭受四方外族(尤其是日、韓)的強烈質疑。「華夏」是一種文化觀,服裝是華夏文化的體現。孔子對於「披髮左衽」的介意,早就深植在信奉儒家的日韓知識份子心中。滿清入關,攝政王多爾袞「流頭不流髮,流髮不流頭」的政策,不僅造成中土長期的反清運動,也造成日韓知識界「中土已經淪亡」的認知。而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結婚的情報、雍正皇帝繼位時一些奇奇怪怪的傳說,更讓日韓知識界認為統治中土的乃是禽獸,已經不配作為天下的核心。因此,大清帝國雖仍是當時東亞軍事力與經濟力最強的國家,實質上早已喪失四方外族的由衷尊敬。

中國的漢人政權先後亡於蒙古、滿州兩個「蠻族」,對日本的衝擊很大。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也就是說「華夏」與「夷狄」不是血緣的概念、不是地緣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遵循先王的禮教就是「華夏」,不遵循者就是「夷狄」。「夷狄」若遵奉「華夏」的禮教則晉位為「華夏」,「華夏」若失去禮教則退位為「夷狄」。日本人將這個概念稱為「華夏變態」。在清廷入主中原後,朝鮮人和日本人都認為中國失去了「華夏」的地位,而淪為「夷狄」。日本人又比朝鮮人更進一步,認為以他們自己對儒家的尊崇,應該取而代之,自稱為「華夏」。後來在德川幕府末年,西洋勢力進逼時,許多日本學者的文章之中,都有要保衛「華夏」的文明,要對抗「夷狄」的概念。這也是為何後來日本人稱「中國」為「清國」、「支那」而不用「中國」這個字眼的緣故。

至於韓國,在朱子學的影響下,李氏朝鮮前期的士大夫是完全接受大明作為天下的中心,而自己則為這個體系底下次一級的「小華」或「小中華」。從那個年代的韓國士大夫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中華」不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而是一種文化上的概念。

明朝滅亡後,李氏朝鮮受到很大的衝擊。李氏朝鮮雖然被多爾袞打敗,而被迫向清帝上表稱臣,但卻很奧妙的一心想替明朝報仇。李朝孝宗不但終身準備北伐,並且花了大筆金錢支持中土各股反清勢力,連派到大清朝貢的使節其實都在替反清勢力做情報工作。很多中國人不知道的秘密,在李朝孝宗、肅宗、英祖、正祖實錄裏面卻都有記載。在清代,李氏朝鮮完全喪失對中國的敬意!

李氏朝鮮的朝廷對清帝國的態度不友善,士大夫則更加鄙夷。他們認為中土已經失去中華的領導地位。不同於日本從此取而代之的心態,朝鮮士人不認為朝鮮從此是天下的中心,而是把匡復「中華道」作為他們的終身使命,這比孫逸仙的「恢復中華」還要早兩百多年。一直到李氏朝鮮被日本併吞,朝鮮社會對於中華道德的追求,可以說是根深柢固的。

朝鮮末期的動盪不安,很重要的原因是李朝高宗和他的王妃(明成皇后)引進各股勢力,想要藉由國際平衡(驅虎趕狼)來爭取朝鮮最大的獨立空間,卻不幸玩火自焚所致。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李朝高宗的生父大院君李罡應、高宗本人、閔妃,以及各派朝鮮官員,其實都不是真正把大清帝國視為宗主國,而是當作一個可以操作、借用的外國勢力。明成皇后的努力雖然是以悲劇收場,甚至整個國家也因此被日本滅亡了,卻被後來的韓國人視為一段值得歌頌的故事。這不能單單以大韓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來解釋,而要從李氏朝鮮後期朝野天下觀的改變談起。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儒家所建構的天下觀,是以道德為中心的。後世中土帝王用經濟力與軍事力來支撐。但如果失去道德,即便清代康雍乾盛世長達一百多年,軍事力與經濟力比起明朝有增無減,日韓兩個鄰國仍對之喪失敬意,而在清朝末年出現東北亞大動盪的局面。儒家學說的力量之深入人心,可見一斑。

當代的中國人常認為中國失去核心的地位是因為別人富國強兵、船堅炮利所致,所以如果自己的經濟力、軍事力夠強大,就能恢復民族的地位。對照清代康雍乾時代作為東亞唯一的強國,卻備受鄰國鄙夷,可以知道這種見解其實是錯誤的。當今的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把儒家文化徹底掃除之後,到底還剩餘多少值得鄰邦尊敬的道德基礎,甚令人懷疑!一個道德備受質疑、軍事力與經濟力又未必能強過所有鄰國的中國,夢想取得歷史上的天下中心的地位,豈不是一場太過遙遠的夢嗎?@

(作者是政治學者,專攻政治史與政治理論)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洪聖斐:胡錦濤想學希特勒嗎?
洪聖斐:電影《被出賣的台灣》觀後感
洪聖斐: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
中共罪行錄之二百四十五:中國最小的右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