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我讀大一時,商學院的學生都要學算盤、英文打字、操作機械式計算器。我早就學過算盤,但總覺得無緣;學習操作機械式計算器時,倒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洋玩意。
計算時要先按下被乘數的數值,然後按乘數值,我依稀記得,這會讓有些桿子上下移動,然後搖轉右側的把手,就得出乘積來。做多位數字相乘或相除時,速度甚至比算盤快,但我對這玩意還是沒興趣。
我第一次看到掌上型電子計算機,是1974年大學畢業時,只能顯示8個數字,要插電才能用,售價3千元,是大學畢業生的起薪。
印象較深的是打字機,我對這東西較有興趣,總覺得好像可以透過它,打出有意義的東西。那是一些老舊到難以形容的美製敲擊式打字機,我不記得牌子是Underwood或是Remington。
打字的原理大略如下:如果你按下A鍵,就會有一根細扁的鐵桿,擊向一個圓形滾筒,滾筒上面是一張白紙,白紙的前方是黑色墨水帶。按下A鍵時,鐵桿就打向整個鍵盤的正中間缺口,透過色帶把a字打在紙上。
如果要顯示出A字,就要按shift鍵,打出大寫字母,和現在電腦鍵盤一樣。正確地說:現在的電腦鍵盤排列方式,是承繼自彈簧式打字機。
這些打字機不知已被多少學長糟蹋過,每個字桿的彈簧,隨著英文字出現的頻率不同(在鍵盤中間位置的TYU最常打到,QZX這些鍵較少打到),彈簧的鬆緊度各異,所需的打擊力道與彈回的時間也不同。
如果打太快,有些字桿還未彈回,就敲打其他字鍵,這些鐵桿就會糾纏成一堆,要用手逐一分開撥回,才能打下個字母。
這是機械老舊後不可避免的結果,練習時有三分之一時間,用在拆解糾結的打擊桿。應對之道,就是不要照練習本上所教的,十個手指全放在鍵盤上同時打字。
如果只用左右手的各三個手指(也就是說,只剩下6個指頭有功能),就可減少許多麻煩。我不是手腳靈巧型的人,練習久了之後,覺得用4指神功打得最快。
1979年我去巴黎讀書時,買了一個日製Brother牌打字機,鍵盤的排列方式和英文很不相同:法文字母多了, , , , , , , , ,此外,ABCD的位置也不完全和英文鍵盤相同。
我用了五年多的法文鍵盤,幾乎忘了英文鍵盤的相對位置。1995年夏,我在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德文的鍵盤排列又不同了:有獨特的β,和上面有兩個小點的字母(例如, ),而且英文字的C很多在德文都改為k(例如capital = kapital),ABCD的排列方式,也和英文鍵盤不完全相同。
我適應過英法德三種鍵盤,在很熟練時,三種鍵盤的速度幾乎沒差別。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養成了壞習慣:我無法同時記住三種鍵盤的正確位置,打字時必須稍微瞄一下鍵盤,和打字練習教本上的指法完全不同,只能自嘲為「偷瞄式指法」。
經過三種鍵盤的折磨,我已無法學會打字時需要同時拆解字型的倉頡輸入法,我只會看著鍵盤,以每分鐘十個字以內的速度,使用最不須學習的注音輸入法。
結果呢?這二十多年來,我還是要先用有格稿紙寫字,然後使用天下最昂貴的「太座輸入法」打出文章。
說到鍵盤的複雜度,我看過埃及機場查護照的阿拉伯文鍵盤。我當然看不懂,但是明確知道,阿拉伯文的數字鍵(在鍵盤最右邊的方塊區),和我們所熟知的1234寫法很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阿拉伯數字,在阿拉伯文裡的寫法很不相同。我試過在微軟的Word裡,查各國文字的鍵盤排列方式,還真是複雜到超出想像。
如果電腦(或打字機)是中國人發明的話,你覺得鍵盤會是什麼樣子?依部首排列最符合共同的認知。我算過,從1畫到17畫共有232個部首;若鍵盤每行排20個字,要12行才能排完。
再加上標點符號和輔助性符號(加減乘除),我算了一下,依部首排列的鍵盤,約是英文鍵盤行數的4倍。現在的中文輸入法,都是遷就英文鍵盤,所以才會弄出我無法以合理邏輯去拆解的倉頡法。
人類有高度的適應力,有許多人可用倉頡法,每分鐘打出125個字以上,所以只能怪自己魯鈍了。
在電腦普及之前,中文是可以打字的。打字員桌上有兩個大型字盤架,依部首分格,裡面是一個個的鉛字。一眼望去,一個字也認不得,因為都是反向排列。
打字員找到她要的字,把「抓字機」朝那個字按下去,機器就夾住這個反體字,用彈簧的力量夾打在色帶上,滾筒上的白紙就出現一個正面字。
熟練者的速度,甚至比手寫快。常用字放在第一層的字盤裡,罕用字放在第二層。若有怪字,那就要另外鉛鑄,每個新字大約三元。
扯了半天閒話,現在回來談正題:請看一下你的鍵盤,為什麼第一排左上方的順序,是QWERTY而不是ABCDEF?道理很簡單:如果依ABCD排列,打字速度就會變慢;因為在英文詞彙裡,最常出現的字母並不是依ABCD排列。
也就是說,若要追求打字速度極大化,就要把最常出現的字母,放在最靈巧的手指位置上,也就是在食指和中指最容易按鍵的地方。
根據語言專家統計,英文詞彙裡有70%是由DHIATENSOR這10個字母組成,應該放在手指最靈巧的位置上。
但這卻不可行,因為把最常出現的字母集在一起,會產生另一項無法解決的困擾:在打字機的時代,這10個字母的打擊桿如果位置太集中,你快速連打DHIAT這5個字母,字桿的彈簧還沒來得及彈回,你又快速打ENSOR這5個字母,這10個字桿很容易糾結在一起,打字速度反而變慢了。
那怎麼辦?打字機製造商各自研擬不同的字母排列方式。經過市場的競爭、選擇、淘汰,最大多數人採用的,是Remington公司1873年推出的4行鍵盤,最上行是以QWERTY順序排列。如果你注意看這一行字鍵,可以看出這行內隱藏著幾個字母:TYPE WRITER(打字機)。
QWERTY鍵盤一旦在市場成為主流,就會出版許多練習這種規格的教材,用來訓練新進打字員。幾年內,透過滾雪球效應,原本不採用QWERTY鍵盤的生產商,在「西瓜偎大邊」的原理下,都改用QWERTY系統。即使有人提出能增強打字速度的鍵盤排列方式(有些宣稱可增快20% – 40%),也沒人敢用了,QWERTY系統因而獨霸天下。
經過一個世紀,到一九八○年代個人電腦鍵盤問世時,字桿會糾纏的問題已經不存在,照理應該改採速度較快的DHIATENSOR排列方式。但是電腦生產商的關懷,並不是打字速度的極快化,而是記憶體容量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
就算你能證明DHIAT系統絕對比QWERTY系統有效率,我打賭沒有電腦鍵盤製造商會採納你的高見。所以,不是最好的東西就能存活得最好,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天擇原理(survival of the fittest, natural selection),在工商業界還是適用的。
一九八○年代中期,台灣出現好幾套中文輸入法,有倉頡、大易、行列、無蝦米,有人說這是「萬碼奔騰」。它們的共同特色,就是要在英文鍵盤的框架內,來拆解中文的方塊字。
現在流行的自然輸入法、漢音輸入法不必拆解,較受人歡迎。注音符號只有37個,在4行英文鍵盤內可以放得下。
現在請你看一下鍵盤,竟然是以ㄅㄆㄇㄈ的方式斜排下來,這等於是英文鍵盤以ABCD排列一樣不合理。
但是你有更好的ㄅㄆㄇㄈ排列方式嗎?你有統計證據,能反證ㄅㄆㄇㄈ的排列,會對打字速度造成明顯困擾嗎?相對於倉頡輸入法要在大腦中一邊拆解方塊字,同時要找到正確的字鍵盤位置才能打字,ㄅㄆㄇㄈ的不合理排列,根本算不上是個問題。
倉頡碼受限於英文鍵盤的容量,必然有許多方塊字無法拆解,所以你看一下「X」這個字鍵上,會有個「難」字,就是供倉頡碼碰到不易拆解時用的。
我一直無法理解,倉頡碼如何拆解「凹凸」這兩個字。正確的拆解碼是:凹=尸 + 尸 + 山;凸=月 + 尸+ 尸,真是沒天理。
1985年時我已33歲,身上扛著各種壓力,時間比金錢重要,有可能學會倉頡法嗎?但我兒子在小學五年級時,很快就學會倉頡,同年齡的孩童也沒困難,現在的青少年流行MSN,對他們的打字速度很有幫助。
倉頡法的市場佔有率最高,為什麼?這和QWERTY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倉頡法是一九八○年代中期最有人氣的輸入法,最早一代的電腦打字員就是學倉頡法。
打字教材也以倉頡最多、最便宜,發明者朱邦復先生又免費提供社會使用,很快就獨霸市場。但和QWERTY系統不同的是,中文輸入法沒有定於一尊,有人愛用漢音輸入法,有人愛用自然輸入法,也有人證明倉頡不是速度最快的輸入法。
我覺得倉頡碼的優勢,在於可以逐字輸入,不必考慮和下個字的關係,這對要輸入文言文、非口語文字的人來說,還是較好用。我對這種沒有合理邏輯的輸入法,只能舉雙手投降。
Paul David(1985)談QWERTY的5頁短文,已成為討論這類議題的開山之作,至今仍是不可忽略的文章。在QWERTY這個簡明的故事裡,他要傳達哪些重要的訊息呢?
首先,經濟現象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都會受到歷史路徑的影響(path-dependent),會受到遙遠的過去中,某些突發事件的影響,「歷史的偶然」是不可忽略的;這種動態過程的本質是「歷史性的」,歷史是重要的。
他引用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第9篇第1章)內的名句:「他們的每項行動,雖然看起來都是自由意志,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都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全然受到之前歷史的束縛。」
第二,要注意產品在技術上的相互關聯性(technical inter -relatedness)。例如QWERTY的排列方式,主要是考慮打字機的擊桿糾結問題,而不是因為QWERTY的打字速度最快。所以要注意軟體和硬體的搭配問題,要考慮使用者的人體工學、使用習慣、文化偏好。
第三,要注意系統的規模經濟(system scale economies)問題:QWERTY和倉頡輸入法一旦成為主流,深入市場與人心(locked in),就會造成滾雪球效應。
第四,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準不可逆性」(quasi-irreversibility):現在的電腦鍵盤已無字桿糾結的問題,但仍使用1873年的QWERTY排列法,而不使用較具效率的DHIATENSOR排列法。
Paul David(1985)的核心觀念是path dependence,我建議讀者從網路上參閱Puffert(2003)這篇解說完整的綜述性文章,文末附有討論QWERTY問題的詳細書目。
QWERTY問題的核心概念如下:經濟現象會受到從前軌跡的影響,而非只受到當前條件的左右。
在這種「途徑依賴」的過程中,歷史是重要的:歷史過程會有長久的影響力,即使只是過渡性的改變,都會產生長遠的效果。我們必須探討研究對象的歷史,而非只看當前的科技、偏好或其他眼前的事情。
@(待續)
摘編自 《經濟史的趣味》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