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珍綜合報導)華盛頓和北京因軍事問題摩擦不斷,現在又為南海問題角力。最近,雙方都在黃海、東海等海域舉行了一系列重大軍事演習。本週,越南與美國將在南中國海舉行兩國史上首次聯合軍演。美軍第七艦隊的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華盛頓號」將參加這次為期一個星期的海軍演習。
南海問題 美國和中共角力
近年來,北京對南海的立場一直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今年3月,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和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訪華時,北京告知,南海是關係到中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 這是中共首次把南海和台灣、西藏同等對待為「核心利益」。此前,北京定位為「核心利益」的只有西藏和台灣。
美國則視南中國海為國際水域,國際商船應當自由通過,每個國家都有權在這一地區活動。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上月在東盟區域論壇上表示,維護航道自由通行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華盛頓號指揮官星期天(8月8日) 再次重申美國的這一態度。他說,這些水域不屬於任何人,而是屬於每個人。
美越首次舉行聯合軍演
本週將參加美越軍演的美國第七艦隊發表的一份聲明,把這次為期一週的軍演稱為「一系列海上演練活動」,因為重點是非戰鬥的演習,比如海上搜索和救援活動等。聲明還說,華盛頓號航母前往南海是為了慶祝美越建交15週年。
不僅是航空母艦,美國海軍還帶著三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回到南中國海。與此同時,另一艘美國驅逐艦約翰麥凱恩號8月10日抵達越南峴港。
最近還傳出美越正在進行核協議談判的消息。根據這項協議,美國可以與越南分享核技術和核燃料,並在核安全、核存儲以及相關教育領域進行合作。
這些事態的發展表明,美越這兩個過去的敵對國家的關係正在明顯升溫,目的顯然是制衡中共。
美和中共在東海、南海、黃海密集軍演
今年美國已經在亞太地區連續進行了10場軍事演習。6月下旬,三艘美軍最大的核動力攻擊潛艇分別出現在亞太地區的三個港口,顯示美國決心維持在亞洲的軍事主導地位。
7月下旬,美韓在日本海(即東海)進行了兩國史上最大的軍事演習,海空軍事裝備水準前所未有。美國不僅出動了最先進的9.7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最新型F-22「猛禽」戰鬥機也是首次出征朝鮮半島。外界評論說,美韓軍事演習,不僅是警告朝鮮,更是到中共門前來宣示美國新的亞太戰略佈局。
中共也不甘示弱,在7月份一個月裡舉行了3次軍演。官方新華社說,這是「強硬應對美國圍堵」。中共東海艦隊七月初在東海海域舉行實彈演習;7月25日南京軍區炮兵部隊在黃海附近舉行大規模遠程火箭炮打擊演習;7月26日,南海艦隊在南海海域舉行多兵種實彈演習,海軍北海、東海和南海三大艦隊的主力艦都現身。據說,此次是中共建軍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中共在軍事上的強硬姿態引發周邊國家的擔心,促使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反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進一步得以擴大。
東盟各國圍攻中共
據《新紀元週刊》報導,前不久(7月23日)在越南舉辦的東盟區域論壇,因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一連串針對性極強的軍事演習以及中國對南海主權的表態,而深深陷入分歧中。除美韓朝在天安艦問題上的針鋒相對外,會議出現了東南亞各國圍攻中共的場面。
紛爭起源於中國對南海主權要求的變化上。南中國海域是東南亞各國航海和經濟資源的爭奪要地,如今涉及南海主權之爭的包括: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 汶萊和台灣。各方先後出兵佔領了部分島礁。南海49個島礁中,越南佔有29個,中國7個,台灣1個,其餘則分別為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所佔。南海爭端由來已久,其間中國和越南、菲律賓之間曾多次爆發武裝衝突。
東盟論壇上,12個與會國家提出解決南海爭端的「多邊協商」機制,反對北京主張的「一對一」解決方案,美國、歐盟和印尼表態支持東盟立場。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保持南海一帶的自由航運,事關美國國家利益,美國願意出面組織解決南海問題的多邊會談。
據與會外交官透露,當時中共外長楊潔篪感到非常尷尬、惱火,他發表了「情緒激動和措辭激烈」的言論,聲稱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對中國的圍攻。」國際媒體以「四面受敵」、「陷於孤立」等詞彙描繪中共的窘境。
中共遭圍攻的癥結
為甚麼中共會遭到圍攻?政論家陳破空認為,爭主權,不是遭圍攻的理由。因為各國都會爭主權,南海周邊小國,也都沒有讓步。何以唯獨中國(中共)遭到圍攻?
他認為問題的癥結是中共的好鬥心。陳破空說:「從迷信實力、硬實力,到迷信軍力、最大軍力,中共正挾持中國,走上一條窮兵黷武、與國際社會對抗的不歸路。」
陳破空指出:「中南海可以自思:如何讓世人相信,你不尊重國內人權,卻會尊重國際人權?你不平等對待中國人,卻會平等對待各國?你在國內踐踏法治,卻會在國際上遵守規則?……東盟二十多國最唾棄朝鮮和緬甸兩個獨裁政權,而中共偏偏要為這兩個流氓政權出頭,充當國際社會的『黑老大』。與無賴政權緊密捆綁,如何能讓東盟各國不對你心生疑懼?」◇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