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過熱的宏觀經濟
在這個章節,想繼續探討對於未來亞洲形勢有極大影響的中國、印度兩個大國。首先來看中國,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成長是有目共睹。實質GDP持續地高水準安定成長,成長幅度將近10%,這股經濟成長熱潮就像冒著熱氣的岩漿般,不停地延燒。
參考圖表4-1的經濟預測圖,雖然二00七年以後成長率有下降趨勢,但這是中央政府為了抑制景氣過熱所做的措施,如果沒有打出降溫政策,真的會熱過頭。中國的經濟勢力確實很強,不踩煞車的話,恐怕會陷入混亂局面。
中國預定於二00七年召開共產黨大會,地方政府人事重新布局的話,新的領導者為了營造良好的政績,一定會提出各種施政對策。結果,只要召開黨大會,經濟成長率就會上揚。
2008年北京還要舉辦奧運。在都會區,與奧運會有關的商品早已引發購買熱潮。二0一0年上海要舉辦萬國博覽會。為了迎接這場博覽會,上海市區不停地在開發,預料將會掀起一股新的不動產熱潮。
在毛澤東時代開始,長時間被封鎖的土地經濟資源終於獲得解放,累積的能量還沒有完全吐盡。今後將會有更多以幾千億人民幣(幾兆日圓)為單位的土地開發案誕生吧!
如上所述,促進經濟成長的國內因素很多,當下根本不需擔心經濟會萎縮。與其擔心現況,應該關心的課題是如何讓中國經濟繼續維持這樣的成長狀況。因為就現在中國經濟成長的模式來看,想要維持長久榮景,難度很高。
◎投資過熱產生的不合理現象
由圖表4-1就能知道,中國經濟最近的成長原動力在於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公共投資、設備投資外,不動產投資也包含在內。二00六年上半期(1~6月)的固定資產投資是29.8%,比二00五年的年度投資比例25.7%還高。
為什麼會投資過熱呢?箇中原因非常複雜。譬如,政府強制徵收土地(比市價還便宜的價位收購),然後便宜提供給開發業者,胡亂開發工業區。因為這些土地的徵收成本本來就很低,所以就會有很多開發計畫紛紛出籠。
為了阻止人民幣升值,中國政府買入相當額度的美元,這樣就讓人民幣出現流動過剩現象,引發都會區的不動產投機機會。另外,國有企業為了解決雇用問題,維持生產勞動率,無視國內市場的供需平衡狀況,只是一味地增產。
為了要擁有必需資材和生產零件,於是不斷地過度設備投資。土地徵收、匯率操作、計畫經濟企業行動等,看起來都像是在進行市場經濟化,但是在價格結構方面仍然不夠健全,這個問題依舊困擾著中國,這些不合理現象的產生原因都與投資過熱有關。
為了抑制投資過熱現象,中國政府也曾想過要提高貸款利率。但是全面提升利率的話,會對整體經濟造成不良影響(如果景氣降溫,引發失業問題就慘了),所以只好將貸款利率小幅提升。
另一方面,透過政府指導的力量,對於無限度對客戶融資的商業銀行,阻止他們再無止境地吸收資金,銀行方面則透過窗口規範,不再對特定產業或特定企業融資。為了避免對整體經濟造成影響,只好採取個別因應對策。
不過,沒有針對矛盾的制度做改善,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對銀行進行政策指導,根本無法徹底解決投資過熱問題。
至於日益嚴重的都會區不動產價位高漲現象,與地方政府將土地買賣手段視為地方財政收入來源的作法有密切關係。中央政府勢必對於交易過熱的地方政府給予警告與制裁,想要抑制投資過熱現象,中央政府必須強勢指導,才能抑制情況繼續惡化下去。
◎與赤字高漲的歐美國家間的貿易摩擦
讓二00五年經濟高度成長的原因,除了投資過熱現象外,另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出口額的快速增加。從出口國家的貿易赤字高漲來看,出口額想要再擴大,也已經快走到極限了。
雖然出口額水準已經超越日本,但是企業利潤卻降低。很多地區原本都是以低人工成本來吸引外資企業,但是最近勞工薪資也開始上漲,導致出口專用工廠的利潤降低。
加上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沒有研發附加價值高的製品,只是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固定成本費來賺取利潤。就算出口量增加,利潤並沒有跟著提升。
換句話說,就算不將目標鎖定在利潤方面,卻為了能繼續營業只好過剩生產。像這樣以外需為主導的營業模式,是無法持續成長太久的。
因此,為了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以政府力量維持經濟持續成長的話,一定要喚醒內需市場。在第11次五年計畫中,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後,環渤海區域(天津等的渤海灣周圍區域)也被視為國家級的重點開發對象,不過在這個計畫中,也必須將喚起內需市場視為課題之一。
後面提到的農村改革也一樣。另一方面,在所得提高顯著的都會區,醫療或教育等的支出機會增加,儲蓄率就無法再維持目前的高漲狀態,消費市場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熱絡。
這是因為要取代舊有國有企業時代的公眾生活服務體制的新社會體制,尚未成形的關係。為了喚醒內需市場,改變出口一面倒的成長模式,很多相關問題亟待解決。@(待續)
摘編自 《再現金磚!亞洲大錢潮》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