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行IPO撈錢 不良貸款多 香港反應冷清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農業銀行週三起在香港公開募股,開放讓散戶認購,但市場反應冷清,與四年前中國工商銀行公開募股首日,散戶大排長龍的盛況差很多,主要因為最近香港股市低迷,加上世足賽戰況激烈,以及農行的財務體質不像中國其他國銀那麼好。

農行是中國四大銀行中最後一家上市的行庫,準備於7月中旬分別在香港和上海同時進行IPO,預計籌措二三二億美元資金,超過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10月IPO的二一九億美元,為全球規模最大的IPO案。

農行在上海上市的發行價格介於人民幣二.五二至二.六八元之間,在香港上市的發行價格介於港幣二.八八至三.四八元。

農行IPO已獲得機構投資人積極認購,包括卡達投資局、科威特投資人局、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長江實業集團在內的機構投資人,共投資五十四.五億美元,佔農行在香港計畫籌措一三一億美元的四成。

但香港散戶對認購農行股票反應冷淡,與四年前中國工商銀行公開募股首日,散戶大排長龍的盛況差很多,主要因為農行的不良貸款規模遠高於中國其他國銀,加上目前股市低迷,投資人對新股上市興趣缺缺。

但根據農行的財報,該行的壞帳率已從2008年的四.三二%降至去年的二.九一%,今年預估獲利達人民幣八二九億元。

南華早報報導,農行IPO的消息可能被投資人對世足賽的狂熱掩蓋。

香港恆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表示:「農行IPO的時間很不好,因市場氣氛低迷,加上世足賽舉行,有些投資人認為,押注世足賽輸贏,可能比認購農行股票賺更多。」

農行最後的發行價格預計7月7日公布,7月15日將於上海正式上市,隔天在香港上市。

中國撈錢 順便籠絡紅頂商人

(自由時報 編譯盧永山/特稿)

中國四大國銀之一的農業銀行,七月中旬將在香港上市,預計將吸金一一三億美元,中國另三大國銀已分別在二○○五和二○○六年赴香港上市,香港已成為中國銀行業的撈錢天堂。

中國銀行業爭相赴香港上市,主要有兩大原因;一九九○年代中國為了支撐經濟成長,尤其是扶持大型國有企業發展,要求銀行業大舉放款,導致銀行業累積龐大的不良貸款,二○○三年不良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總額的二十.四%,相當於中國GDP的十六.五%,讓中國經濟面臨極大的危機。

為了避免銀行不良貸款拖垮經濟,中國政府在二○○三年四月設立銀監會,又從外匯存底中拿出一千億美元資金挹注銀行業,並且開放銀行業赴香港上市,吸引海外資金投資,改善銀行業財務狀況,並提高資本適足率,這使得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

此外,中國在二○○一年加入世貿組織(WTO)時,承諾在二○○六年底開放外資銀行業進駐,為了增強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力,中國政府在二○○五和二○○六年批准多家國有銀行赴香港上市,包括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等。

若農行七月中旬的IPO能順利籌募,從二○○五年以來,中國四大國銀在香港IPO撈到的資金,將近五百億美元。

中國銀行業爭相前往香港上市,也有拉攏香港紅頂商人的意味。例如,二○○五年十月建設銀行IPO前夕,香港地產大王恆基兆業董事長李兆基出資二億美元認購建設銀行股份。香港首富李嘉誠二○○五年八月斥資港幣五十八億元,認購中國銀行五十一億股。兩人也準備斥鉅資認購農行股份。

香港確實是中國銀行業的撈錢天堂。中國國務院五月批准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增資計畫,預計在香港和上海籌資人民幣二八七○億元。

這四家國銀的增資計畫令人難以理解,因為四大國銀第一季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全數下降,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一.三五%,建設銀行為一.三五%,中國銀行為一.三%,交通銀行為一.三六%,資產品質呈現持續轉好的趨勢。

但根據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四大國銀也是去年放款最多的業者,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去年的新增放款金額均超過人民幣一兆元。很多分析師因此擔心,中國國銀可能重蹈一九九○年代大舉放款,導致不良貸款暴增的覆轍。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消息:本田和日產擬明年6月達成合併協議
這五種亞馬遜商品節後購買更划算
美國排名前十的高薪穩定工作
莫名收到快遞?小心「天上餡餅」變陷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