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時報﹕中國人擔心失去中國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蘇臻編譯) 編撰手機短信或電腦打字正在取代傳統的一筆一劃中文書寫。所以,當有需要記下幾個中文字時,越來越多中國人發現,他們不記得該如何寫了。

《洛杉磯時報》12日報導,馬四郎﹝Ma Silang,音譯﹞就是一個例子。他高中畢業後就到倫敦攻讀攝影,並買了第一部電腦,三年後,他發現自己的中文書寫能力明顯下降。

來自北京的馬四郎,是一個現年30歲的時尚攝影師,有一天,他想到超市購物,就在他寫購買清單時,他突然意識到,他已經忘記「洗髮精」三個字中的其中一兩個字要如何寫了。

這是一個奇怪的新型文盲 — 或更確切地說,書寫困難,無法寫 – 而這是中國特有的。

這種新型文盲的典型特徵就像馬先生一樣 – 穿著細直條紋且衣領兩端用鈕扣扣上的襯衫,百慕達式短褲和懶人拖,看起來就像是從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廣告中走出來的人 – 年輕、受過良好教育、富裕。

當人們擁有的工具越多 – 手機、智能手機、智能電話、電腦 – 他們就越沒有機會一筆一劃的書寫中文。無論是使用電腦打字或發手機短信,大部分中國人是使用一套羅馬拼音系統 — 你只要打出這個字的音,就會出現一堆中文字讓你選擇。

沒有髒亂、沒有忙亂、沒有鋼筆、沒有鉛筆 – 更別提墨水池和毛筆了。

很多中國人承認自己有記憶衰退的現象。當他們手拿著鋼筆或鉛筆,想要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童年時學過且有無數次書寫經驗的中文字時,突然,呈現一個尷尬的停頓。

中國青年報今年4月委託調查的結果顯示,在2,072名受訪者中,83%的人承認自己有書寫中文字的困難。

現年18歲,就讀大一的程京﹝Cheng Jing,音譯﹞說:「有一天,當我要寫『再見』兩個字時,我確實思考了一會兒,因為我不確定我寫的那個『再』字是否正確。」

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情況會出現在任何一個依賴科技而不是記憶的環境中。在很多論文中,稱這種情況為大腦外包,人們質疑是否電腦和網路正在扼殺我們的智慧。

在中國,這種無法書寫的情況已提升至文化危機的高度,因為,中國字,比任何其他層面,更能體現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寫字,不僅僅用來溝通,在中國文化中,它是一種藝術和心靈活動,一些人相信寫字可以改善專注能力,延長壽命,甚至可以提高武術技能。

來自哈爾濱,現年38歲的書法老師王建學﹝Wang Jianxue,音譯﹞說:「這些中文字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中國必須透過這些中文字來維持它的個性,它們是我們的文化遺產,而電腦只是一個工具。」

他抱怨說:「這些年來,中國人只關心物質生活,即使在日本或在韓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練習寫書法,比這裡的中國人還多呀!我們怎麼可以讓這種事情發生呢?」

手寫機會的下降可能與電腦比較沒有關係,而與手機比較有關係。中國人比世上其他任何人編撰更多的手機短信。原因可能在於,這是一種廉價的溝通方式,另一方面,中文的內涵很深,每一個字都帶有很多信息,所以中文字很適合擠進手機那小小的空間中。

隨著手機具有手寫筆和觸屏功能,你可以將你編撰時需要的字抓進來,很多上了年紀的中國人喜歡這種方式。但是,習慣於羅馬字母的年輕中國人,他們將寫出羅馬拼音版本 – 就是縮寫,比如將「北京」寫成「bei」。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學中文 提升個人競爭力
中國字真奇妙
宜家家居慶祝中國新年
推廣正體字 弘揚傳統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