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實業,到底該怎麼說才好?當然,世上的商業、工業都是為了圖利,本不待言。如果工商業沒有增加利潤的效能,工商業就毫無意義也沒有什麼公益可言。
但所謂圖利,如果全為一己之利,根本不顧他人,則事又如何。也許我要講的比較難懂,但是真有前述的情形,大概就如孟子所說的:「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或「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或者「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云云。
是故,真正的謀利當以仁義道德作為基礎,否則絕不可能傳之久遠。話雖如此,所謂去人欲、薄利潤云云,或許是太偏於尋常之外的想法。
雖然強化這種同情心,考慮社會的利益的確很好,但一般世俗還是根據一己之利益在工作。不過,缺乏仁義道德,社會的工作也將逐漸衰微。
以下的話或許帶點學究氣,像中國的學問,特別是千年之前的宋代,當時的學者正是經歷著如今這般的途徑。
由於高唱仁義道德,反而把可經由仁義道德的順序求取進步的想法棄諸不顧,完全偏向於空論空談,以為務去利欲才好,以致其人衰微,國家也陷入危弱的地步,而導致元人入侵,禍亂紛乘,最後淪於夷狄之手,造成元人統一的悲慘結局。
故知空洞的仁義道德,會損傷國家的元氣,降低社會的生產力,逮及極致,則國家滅亡。是故,仁義道德說不定也會導致亡國,此不能不三思。
那麼,主張追逐利潤如何?就是只要對自己有利則可,不管他人如何的謀利主義如何?我們的鄰國有一部份的人,及當年的元朝就是如此。
不管別人如何,只要自己有利可圖就好;也不管國家如何,只要自己有利可圖就成,最後,不但國家權利盡失,聲譽也大受影響。但是,能在計算個人發達之餘,又關顧到國家的人,幾乎是很少的樣子。
像前述的宋代因高唱仁義道德而亡國,如今又不禁令人感歎或有因利己主義而致身危之虞。這個道理不只對我們的鄰國如此,其他各國莫不如此,也就是說,謀利一事和注重仁義道德看來相異,但必須並列而立,國家才得以健全地發展,個人也才能各得其合理的財富。
試舉例來說,像石油,或者製粉,或者人造肥料等業務,如果沒有追求利益的觀念,一切聽其自然,這種作風是絕對不能使事業發達的,而且也顯然不是增進財富之道。
假定說,所從事的工作和自己沒有利害關係,賺錢也好,不賺錢也好,都不是自己的幸與不幸,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那麼,事業就完全無法進展。
但反過來,如果這是自己的事業,就會想推展業務,使事業更發達,這是不爭的事實。像這樣的觀念如果凌駕於其他事上,或者不顧社會大眾,或者不察實情,只求個人好就好,則將會如何?必然是大家同遭不幸,原以為個人將可得利,結果連自己也招致不幸。
在過去各種事物都還不進步的時代,或許還有「僥倖」這一回事,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所有的事物都應該按規矩去做,在這樣的時代裡,如果還以為只要自己方便就好,譬如通過火車站的剪票口,如果人人認為只要自己先通過那狹隘的出入口就好,結果誰也擠不過去,大家同樣陷入困境。
我舉這樣一個切身之例,就是說,只考慮到自己,其結果是連自己本身的利益都得不到,這樣說,相信大家都能了解才是。在此,我經常期望的是,人在擁有求物質進步的欲望之時,也應當常保有一顆屬於人的心。
而此欲望也要求本著道理而活動,此道理就是:與仁義比並而行的道理,而此道理若不能與欲望緊密結合,難保不會流於前所舉的陷支那於衰微之空談理論的地步。又如後所舉的但憑欲望而進,既已違背道理,也只有眼看他招致「不奪不饜」的不幸。
有無效力因人而異
黃金至尊、黃金最貴,諸如此類的格言、俚諺,自古以來就相當多。有詩句說:「世人結交以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黃金甚且還具備著支配友情這種形而上精神的力量。
崇尚精神,卑視物質,是東洋自古以來的風習,而黃金居然可以左右人的友情,可見人情的墮落多麼令人擔心,甚至令人寒心,然而,這卻是我們日常會碰到的問題。
譬如親睦會之類,必然相聚在一起大吃大喝一番,因為飲食也有助於友愛之情的流露。又闊別已久的朋友來訪,如果連酒食都不招待,也很難再行打開定交的端緒。於是始知,這些都和黃金有關。
俚語有言:「有錢佛陀也靈光。」投入十錢就顯十錢的光,投入二十錢就顯二十錢的光,佛陀之靈是因錢而計。又有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嚴格地說,多少有些挖苦的意味,但也可以看出,正表示著金錢的效能是多麼的大。
舉一例來說,到東京停車場(現在的東京車站)買火車票,縱然是腰纏萬貫的富豪,只要買的是紅車票,就只能坐三等車;而那些貧窮之士,只要買的是一等車票,就能坐一等車,這全靠金錢的效力。
總而言之,金錢具有偉大的力量,是擋也擋不住的。又譬如:你花再多的錢也無法改變辣椒的本性,使辣椒變甜,但你可以用大量的砂糖使其辣味中和消失。又有那種滿臉不痛快而剌剌喧鬧之人,為了金錢就立刻轉為和靄親切,這也是世間常見之事,尤其在政界更是比比可見。
照這樣說來,金錢實在具有莫大的威力。然而,金錢原本無心,善用惡用,全在使用者之心上,故金錢值得擁有?抑或不值得擁有呢?這是很難遽下斷言的。金錢本身並沒有判別善惡的能力,善人持有它則為善;惡人持有它則為惡。
也就是說,因其所有者的人格而致善致惡。我常常對人談起金錢與人之間的關係,昭憲皇太后(明治天皇之皇后)有首歌說:「因持有者之心成寶、成仇,此黃金也。」實在令人感佩敬服。
然而,世間上的人們也感覺到金錢很容易被惡用,於是乎古人就有許許多多告誡的話,像「小人無罪,懷璧其罪」,或「君子財多其德損,小人財多其過增」等等,又讀《論語》而知「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大學》中亦有「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之語。
像以上所引用的訓言,幾乎是不勝枚舉,但絕不是意味著金錢是可以等閒視之。假如立於世上想做一名完整的人,首先要對金錢有所覺悟。
而徵諸以上種種訓言,也要好好思索,究竟對社會上金錢的效力應當如何思辨才好。總之,太過重視固然不好,太過輕忽也非好事,即孔子所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孔子絕不是獎勵貧窮,只是「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如此而已。@(待續)
摘編自 《論語與算盤》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