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2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7月 11日報導)全球經濟低迷讓人們更加關注美國對亞洲地區的貿易逆差。危機初期,美亞貿易逆差有所下降,現在又再次上升,人們也更加擔心這種逆差會對未來全球經濟產生甚麼樣的影響。
美國商務部說,美國經濟2010年第一季度的增長按年率計算是2.7%,消費支出與商業投資都有增加。但經濟一季度的增長大多與進口有關,美國的進口額一季度按年率計算增長14.8%,出口增加11.3%。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和美國全國亞洲研究局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專門討論本次經濟危機的後果和對美國的影響。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學者特利斯(Ashley Tellis)說:“資本主義制度非常靈活。可是也存在著明顯的結構性弱點,特別是監管系統。但這套制度的特性就是變化調整永無止境,總是能對市場變化做出有效的反應。”
特利斯說,經濟危機會讓政府增加干預,但是資本主義制度不會改變。
他說:“這套制度會繼續生存。目前的發展方向是加強監管,希望能改良監管體制,這至少是不遠的將來的發展趨勢。但這不會是永久目標,發展的天平會再次朝自由市場傾斜,就像美國過去30年中偏重自由市場一樣。天平在加強監管與自由市場之間來回傾斜,從某種意義上講,將確定政治經濟體制和資本主義未來幾十年的生存。”
美國對亞洲貿易的重點是日本。波士頓大學工業關係副教授格蘭姆斯(William Grimes)說,美國金融機構與股市受經濟下滑衝擊嚴重,日本的情況與美國不同。
他說:“工業化國家中,受全球經濟危機打擊最重的要數日本。這很不可思議,因為唯獨日本金融機構沒有遭受有毒金融資產的侵襲,而且資本充足。”
2009年初,日本出口減少一半,以往強勁的汽車生產也下滑超過50%。日本政府於是推出15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綜合計劃,並要求國際社會通過20國集團架構採取措施。
格蘭姆斯說,經濟下滑沒有動搖美日貿易的根基。
他說:“不管誰當政,日本的宏觀戰略沒有變化,繼續依賴美日聯盟維護國家安全,繼續融入倡導貿易開放與資本流通的全球經濟體系,確保關鍵原材料市場不受衝擊。”
特里斯說,美國經濟短期內將繼續處於主宰地位。但7到15年後,亞洲經濟體會不斷增強,美國就會面臨考驗。
他說:“我們是否能為經濟刺激計劃買單,是否能為過去三年中所有拯救經濟的措施買單?我們為金融系統去槓桿化不得不付出慘重代價,能否找到一條不會導致通脹壓力升高的出路?這是美國需要考慮的問題。”
特里斯說,美國要想長期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進行根本性轉變,讓美元不斷貶值,同時減少消費,以降低貿易赤字。
他說:“我們過去20到30年中持續了一種發展模式,這基本上就是讓美國消費為全球經濟提供動力。但美國消費基本靠其他國家注入的資金買單,這些國家的儲蓄率遠遠高於美國。”
美國製造業下滑導致國內市場嚴重依賴外國進口產品。許多經濟學家說,為了平衡對外貿易和增加國內商業,製造業就必須提升。但這很難做到,因為經濟近期不景氣,很多公司關門,美國市場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反而又增加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