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6日綜合外電報導)世足賽今天起進入16強戰,不再容許以和局收場,因此罰12碼球PK戰隨時可能出現。這時罰球操刀者的任何細小動作、哪怕只是短暫一瞥,都可能成為對方門將的判斷依據。
自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4強賽首次出現PK戰,並以西德力克法國收場以來,這種一翻兩瞪眼的決勝方式,便為世足歷史留下了最令人記憶深刻的片斷。
迄今有兩屆世界盃冠亞軍是以PK戰決勝負,分別是1994年巴西踹倒義大利,以及2006年義大利踢翻法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蘇格拉底( Socrates,前巴西隊長)、普拉提尼(Michel Platini ,前法國中場)和貝克漢(David Beckham)等球星,都曾在PK戰操刀失足。至於前義大利鋒線大將巴吉歐(Roberto Baggio),1994年和巴西決賽踢飛12碼球,痛失金盃而低頭驚恐不已的一幕,仍令人記憶猶新。
前德國門神卡恩(Oliver Kahn)、前阿根廷神奇 門將戈耶切亞(Sergio Goycochea)以及捷克門將傑赫(Petr Cech),都曾歷經12碼點球威脅下的高低起伏,昨天與媒體暢談,而且一致認為,力救12碼罰球不能只靠運氣。
在1994─2006年為德國征戰86場國際賽的卡恩表示 ,12碼罰球者的肢體語言,是門將判斷對方意圖的第一個線索。
他說:「對方的肢體語言,會提供許多線索,以及他有意瞄準的射向。這是罰球者和門將之間的心理戰,多半藉助目光接觸和肢體語言進行。」
卡恩說:「你可以激怒對方,可以判斷對方是否恐 懼,也可以由對方眼神料定其射向取捨是否犯了錯誤。」
平日效力英超切爾西隊(Chelsea)的傑赫指出,門將在面對12碼罰球之前,也會有一番與自己的心理交戰。他說:「如果事先做好功課,就能掌握對方可能射向、平日習慣、是否會觀察門將動向,以及是否會瞄準球門角落等線索。」
傑赫強調,「但門將必須堅定、保持冷靜,設法讓事先做過的功課發揮作用,這才可能守住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