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江蘇徐州睢寧縣評選當地官員最差會議講話稿,結果近日出爐。這些大多被評為最差講話稿其內容空洞,千篇一律的假、大、空話,被百姓稱為「官腔」。作為評選專家組組長的郝其宏心存隱憂:行政八股文影響之深、之廣,哪個地方單獨想撼動是不可能的。否則以小小的縣政府,想撼動全中共的行政公文和行政行為習慣,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睢寧縣的這項評選從2010年1月30日正式啟動,上到除了縣委書記和縣長之外的縣四套班子領導,下到各鎮和縣直部門負責人,都要拿出自己的講話稿來給大家評判。
睢寧縣委一位官員在一篇文章中這樣描述周圍的行政語言:「生硬殭化、四平八穩、套話連篇、枯燥冗長、八股味濃、充斥『正確的廢話和空話』……講的人『沒誠意』,聽的人『沒興趣』。」
「真話」太少隻因「官話」太多
有專家認為,從官場本身來說,官話太多就對真話造成了一種壓制。一方面,官話多出自一些中共高官之口,誰還敢較勁說出不一樣的話?
另一方面,官員們習慣於說官話。善於說官話似乎才有身份象徵。更重要的是,一般的公務人員也愛聽官話,既省事又保險,因為官話往往像橡皮泥一樣,從那個角度都能解釋得通,而且官話維護的都是官場集體的利益。
從公眾的角度來說,由於聽不到多少官員的真話,就對官話產生了聽覺疲勞。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官員在台上滔滔不絕,而公眾在台下卻是各行其是,或者呼呼大睡。究其原因,就是上面愛說官話,下面不愛聽官話,供需不對接。
睢寧縣給「官腔」動「手術」
睢寧縣先後出台了十多個紅頭文件,給說話、開會立規矩。這些規矩包括給領導講話限時、評優;給文件「減肥」、「計生」。
縣委要求同僚與下屬們立即、全面地適應這種轉變,無疑還需要時間——甚至在5個月後的2009年9月以整頓官話的「動員會」上,各級領導依然是按照「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組織上保證」的思路回答問題。
一位專家分析睢寧文風改革時說,要注意到更多的情況是,現在不少領導幹部習慣下屬給自己寫稿子,甚至起草者一年抄一年,抄來抄去的結果,就是幹部被稿子牽著鼻子走,長此以往,領導的講話成了套路,講話成了走形式,工作卻難以落實。
有意思的是,這次最終入選的5篇較差講話稿中,有2篇是睢寧縣領導的講話稿。而被評為最差講話稿的《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抓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講話的標題很大,而講完各種意義之後,關於下年工作打算的部份只有區區280字,直接被評價為最差會議講話稿,此稿得票高達49249票。
黨八股話背後的心態與黨文化造就的心牢
一位官方媒體記者採訪睢寧縣政府秘書科的一位工作人員,在談論什麼是「空話」、「套話」時,秘書欲言又止,直到大陸記者保證不寫他的姓名,他才囁嚅著說出「高舉什麼什麼旗幟」。
海外學者指出,這些黨八股話背後隱藏著一種恐懼心理。在中共專制之下,人們不知道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自由的言論什麼時候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後果,甚至於殺身之禍。而黨說過什麼話,則必須「緊跟形勢」,這樣才有安全感。所以重複黨說過的話,就成了一種最好的防護辦法,除了黨用過的詞,人們輕易不敢用。自己說了黨八股,起碼政治上是正確的,不但別人挑不出毛病,還可以站在制高點上去攻擊別人。
上至江某的「三個代表」、胡某的「和諧社會」,下至鄉村幹部的總結匯報,都充斥著假、大、空話,空洞無物、套話連篇的黨八股話是中共官員的典型話語系統,但黨八股話不僅僅限於官員,同時也在民間廣為普及。「黨文化」闖入中國的話語空間,改變了漢語語義和漢語詞彙的表意方式。「黨文化」又像一個強污染源,所到之處,正常人的話也難免被沾染上毒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