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23日電)炎炎夏日,民眾居家都會使用電捕蚊燈防治蚊蟲,但標檢局抽檢發現不合格率高達 4成,主要是燈內固定電擊網的絕緣材質、集蚊盒或其上方塑膠材質耐燃性不符規定。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抽樣檢驗共市售15個捕蚊燈樣品,檢測結果共有 6件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 4成,民眾購買時必須小心。
標檢局檢測發現,不合格的電捕蚊燈,主要是燈內固定電擊網的絕緣材質、集蚊盒或其上方塑膠的材質耐燃性不符合要求。
標檢局檢測項目包括「標示檢查」、「溫升試驗」、「漏電流及絕緣耐電壓試驗」、「異常試驗」、「構造檢查」、「針焰試驗」及「重要零組件比對」,其中檢測絕緣材料耐燃性的「針焰試驗」是重點項目。
標檢局表示,「針焰試驗」不合格,並不會造成商品自燃,但如果商品機體內部因為其他原因產生火苗時,若材質耐燃性好,火苗較容易被限制而不至於造成整個機體進一步燃燒。
標檢局指出,一般家庭所使用電捕蚊燈,以電擊式占多數,動作原理是以特殊燈管發出蚊蟲眼睛視覺光譜最敏感的波長,引誘進入電捕蚊燈,蚊蟲飛入網內碰觸高壓電極,利用短路電擊方式將其擊斃。
因此標檢局建議,高壓電擊方式會產生小火花,消費者在使用電捕蚊燈時,務必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並遠離瓦斯或石油氣體等容易揮發的易燃物,以維護居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