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3日訊】(紐約訊)聲有百種,音有百樣,既有天籟妙音,也有鬼嚎怪聲,而與人息息相關的聲音有兩個——音樂和語言。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五音與五臟的對應關係。據古書記載,「宮」音屬土,與同屬土的脾臟對應,音色悠揚和諧,益氣化食;「商」音屬金,與同屬金的肺臟對應,音色鏗鏘有力,止怒寧心;「角」音屬木,與同屬木的肝臟對應,音色流暢平和,解憂助眠;「徵」音屬火,與同屬火的心臟對應,音色抑揚跳躍,通脈活血;「羽」音屬水,與同屬水的腎臟對應,音色柔和透徹,啟迪心靈。故而,不論是養生還是修行,雅音雅樂都能起到平和五臟、陶冶情志的作用。
從古至今,人們都認同一個事實,就是當人們奏曲或歌舞時,純淨、安寧、愉悅的心情能令聽者觀者賞心悅目,煩惱全消。反之,當表演者心態不好時,觀眾也會感覺不對勁。即使到了今天,許多家長讓孩子學琴的目的是養性,而非成家。
近年來,東西方醫學家也越來越多地應用輕柔安詳的音樂緩解病人情緒,治療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人認為,五音之所以用起到如此作用,是因為其發出的聲波與五臟發出的生物波相同,故而起到「正」的作用。是不是這樣我們姑且不論,但這個全息宇宙中的所有生命所有物質確實彼此互相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互為因果。
至於語言與人們性情的關係則似乎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不同的語言發音不同,就是同一種語言由於受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其語音語調也有很大差異。僅拿漢語來講,各地方言發音差異之大能讓不同地域的中國人彼此聽不懂對方。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說話時音量的大小、語調的軟硬、語速的急緩和四聲的抑揚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講話人的性格特點,其溫、柔、平、和、急、躁、火、爆、乾、耿、倔、直等特性都和語言的發音有著某種對應。比如,山東人性情火爆,其方言的發音也乾硬有勁,透出一種倔強。東北人性子直率,其方言的發音也直來直去,缺彎少拐,顯得粗曠豪爽。而北京話,這種最接近普通話的語言,則不溫不爆,軟中有硬,透出皇城百姓特有的含蓄和犀利。相比之下,南方的一些方言的發音就柔和精細得多。比如蘇州話,那是極為委婉細膩,特別是蘇州的少女,講起話來跟唱歌似的,這裡的人你讓他扯著嗓子發火都很難。
所以,當一個人說話委婉輕柔或粗聲大氣時,他自己的心態都不一樣。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一個脾氣不好的人讓他改說發音輕柔的方言時,他發脾氣的機率明顯下降。
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多聽傳統古典的音樂,學會輕聲細語,既合乎社交禮儀,又有益身心。何樂而不為?@*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