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官速寫圖
(1)第五倫
第五倫(人名)是東漢時的京兆長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曾任會稽太守、蜀郡太守、司空等官職,主張抑制外戚驕奢專權。
他在擔任會稽(今浙江紹興)太守時,妻子親自下廚,燒火做飯。他平時勤政愛民。任滿臨走時,當地男女老少,拉住他的車子,捨不得他離得開,哭喊著說:「你為什麼丟下我們不管呢?」
(2)廉范
廉范是東漢時的杜陵(今陝西西安)人。曾任雲中太守、蜀郡太守等官職。以勇敢、好義著稱。
他在擔任蜀郡太守時,解除了當地的火禁,百姓非常稱讚,說:「廉太守來時,我們穿的是單衣,寒冷難當;廉太守離任時,因為有了火,我們感到好像穿十幾條褲子一樣暖和。」
(3)張霸
張霸是東漢時的成都人。少年時即知孝好學。後任會稽太守、侍中等官職。
他在擔任會稽太守時,任用賢良,興辦學校,在全郡各處都可以聽到朗朗的讀書聲。百姓們都說:「城上的鳥,鳴叫著,供養牠們自己的父母;衙門內的官吏,都是孝敬雙親、友愛兄弟之人。我們這裡顯得很祥和。」
(4)邵曄
邵曄是北宋時的桂陽(今廣東連縣)人。進士及第。曾任邵陽主簿、蓬州錄事參軍、右諫議大夫、知廣州等官職。他在擔任廣州知州期間,大力開河通船,避免了當地常遭颶風的危害。
(5)陳世卿
陳世卿接任邵曄的職位後,請求朝廷停止了強行給廣南(今兩廣地區)人民配給食鹽的作法。廣州人民歌頌他們,把他們比喻為親生父母,說:「邵父(邵曄)陳母(陳世卿),為百姓除去了兩大痛苦。」
(6)羅衡
羅衡曾擔任萬年縣縣令,他在轄區裡,倡行仁義,社會風氣大變,做到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許多人家的牛馬都拴在路邊。百姓都說:「這些都是羅縣令教化得好。」
(7)閻憲
閻憲是蜀漢時期的人,他在擔任綿竹(今屬四川)縣令時,有一位夜行人,撿得了別人丟失的絲綢、布匹等物,便設法完璧歸趙,而且說:「有閻憲這樣好的縣令,我怎麼敢辜負他的教化呢?」
(8)田元均
田元均治理成都府時,遇上因軟弱無力申冤的人,一定想盡辦法瞭解實際情況,為他們主持公道。四川人把他稱作「照天燭」。
(9)吳越儇(音環)
吳越儇鎮守永嘉郡(今浙江溫州),做到了政治清明,境內大治。後來被調到姑蘇(今江蘇蘇州),竟有不少溫州人舉家隨遷,被稱為「隨使戶」。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好官和人民,才使得夏、商、週三代以來,能夠正道直行啊!
二、曾泉的「簡單富民法」
曾泉是明朝泰和(今屬江西)人,永樂年間的進士。曾任御史,因為他耿正敢言,論事直切,得罪了上司,被貶任為汜水典史。有惠政,老百姓曾為他立生祠。
曾泉到汜水後,好像沒受過處分一樣,不計較個人得失,任事勤勉,勸學興教,提倡禮儀,還經常督促農業生產,考核婦女的紡線織布,而且特別同情貧困之家:凡是沒有耕牛、農具的,官府借給他們,以便耕種;沒有棉花的,官府借給他們,以便紡織。
曾泉經常到鄉村巡視,察看百姓的勤懶,又率領民眾,開墾荒地以種植糧食。提倡栽種樹木,以備公私營造;開放通商,以徵收稅金。結果,官府積累了很多財富,而老百姓的負擔,並沒有加重。
曾泉還拿出官府的余財,建造船隻,以備運輸;又置買棺材,以幫助無力辦喪事之家。
他任職三年,汜水縣的百姓,家家富足殷實。然而考究曾泉治民的方法,只不過是利用民力,發揮本地優勢,以增加財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已。
曾泉的這種「簡單富民法」,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司馬光不惜性命,勉力國事
司馬光勤於國政.不分晝夜,抓緊辦理政事。
來訪的客人,見他身體十分瘦弱,就勸他以吃得少、做得多而導致早逝的諸葛亮為戒。
司馬光說:「生和死都是命中注定的。」處理朝政,更加廢寢忘食。到病危時,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的司馬光,還在喃喃自語.就像在夢中一樣,說的都是朝廷和國家的事情。
四、鞠躬盡瘁的危岳
明朝的危岳,任吉安府(今屬江西)推官時,吉安所屬的安福縣被不實的糧食產量所苦,如陷水深火熱之中。危岳查閱了戶籍後歎口氣說:「富貴的人坐享其成,貧苦之人每天都被推近死亡線一步,哪裡還有什麼法律呢?」於是下令重新丈量土地。
危岳以禮接待當地的眾士人,並且告訴他們說:「百姓現在的處境,就像是孩子掉進了井內,我們一定要各盡其能,全力救民,希望你們不要欺軟怕硬,欺弱怕強,我願和大家共同學習萬物一體之學。」又給上司和僚友們寫信說:「請你們千萬不要聽信虛言,被一時的異議所蒙弊,以致功敗垂成。」於是危岳分區分配任務。要求將重新登記的戶籍,謄寫三份,以防有人做手腳。每類土地都要找四塊相互比較,才能確定劃分等級的標準;並且要找十個人,以便統一對土地好壞的看法;開五次會,以便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危岳親自帶著兩名官員騎馬前去核查,爬山越澗,櫛風沐雨,暑熱難當,都在所不辭。
不久,妻子病逝,他回家安葬完畢後,又回來繼續進行這項工作;幼子嗷嗷待哺,他回家找人餵乳後,又急忙趕回去辦理公務;自己生了病,不斷咳嗽。而且還「打擺子」,稍作治療後,就又開始忙碌,為國為民,可謂是鞠躬盡瘁了。
(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