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在卡通或漫畫中,我們常看到卡通人物頭上的電燈泡一亮,表示想到好點子。而在現實生活中,電燈泡其實也與好點子有關。科學家發現,看見電燈泡或能激發卓越的見解。
燈泡對照組實驗
據生活科學網站(LiveScience.com)報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想到好主意就像黑暗中的閃光一現。這個概念促使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社會心理學家史列皮恩(Michael Slepian)著手研究,電燈泡是否真的能激發真知灼見。
在一項初步實驗中,研究人員讓73名大學生看電腦螢幕上閃現的字,包括10個與洞察力有關的字,例如:創造(create)、構想(conceive)和展望(envision)等,還有10個與洞察力無關的字、以及20個非文字。然後,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學生盡可能快速且正確地回答他們看到的是文字或非文字。
這些學生所處的房間,點著一顆未遮蔽的25瓦白熾燈泡,或是一盞頭頂上的日光燈。研究發現,房間裡有電燈泡的學生對與洞察力有關的字反應較快,證明電燈泡的確與心中的洞察力有所關連。
為了證實電燈泡真的能增進洞察力,史列皮恩與同事接著給學生提出有關空間、數學和言辭上的問題,要求他們解答,並在提問題的過程中打開房裡的電燈泡或日光燈。研究發現,在開啟電燈泡的房間中的學生,較常解答問題,解答問題的速度也較快。
環境影響創造力
史列皮恩表示,很多研究探討心理因素對洞察力的影響,但有些研究發現,外部因素也能影響洞察力。
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給38名大學生三個字一組的題目,要求他們想出另一個可以和這三個字組成複合字的字。例如:「印刷」(print)、「莓果」(berry)和「鳥」(bird)三個字,可以和「藍色」(blue)這個字合成「藍圖」(blueprint)、「藍莓」(blueberry)和「藍知更鳥」(bluebird)。
研究發現,電燈泡讓學生答對的題目增加70%。
為了避免日光燈的品質影響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採用一顆未遮蔽的白熾燈泡和有遮蔽的燈泡再做一次三個字一組的答題實驗。結果發現,看見未遮蔽燈泡的受測學生,表現的比看見有遮蔽燈泡的學生還好。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大腦比較認同裸露的燈泡,因為它是眾所皆知的洞察力象徵,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預示效果(priming effect)。這種心理現象的另一個例子是,當人們看到代表商業的手工製品,例如公事包,他們從事金錢遊戲時會更加競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