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天宇編譯報導)《紐約時報》週四(13日)報導,紐約州檢察長郭謨開始調查8大銀行是否向信評機構(credit rating agency)提供誤導性資料,以抬高某些按揭證券信評等級,從而誤導投資者投資決策。這一消息顯示,追查金融危機禍首行動已經擴展到信評機構的業務。此外,聯邦參議院當天通過了一個金融改革法案的修正案,將成立專門監督信評機構的部門。
美國各級政府打擊華爾界銀行的行動持續擴大,繼高盛在上個月被起訴,媒體週三報導摩根史坦利被美國證交會(SEC)調查後,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花旗集團、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及美國銀行擁有的美林證券等8大投資銀行被紐約州檢察長調查。
金融危機爆發後,標準普爾、惠譽國際信評(Fitch Ratings)及穆迪等三大信評機構因過分誇大許多按揭證券的質量而受到廣泛批評,正是那些被高估的次級房貸隨著地產市場的崩潰最終引發了這波危機。在初步調查後,郭謨懷疑,信評機構可能受到銀行誤導。由於投資產品過於復雜,投資人通常依賴信評機構的信評等級作為的投資風險指標。
此外,在房市頂峰時期,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從信評機構高薪挖走分析師。這些分析師反過來直接與他們的前同事們一起合作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信評工作。
普遍認為,華爾街在此次按揭市場的崩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投資銀行將按揭貸款捆綁成證券,甚至多次將那些債券再次捆綁。這些證券被給予很高的信評後出售給投資者,最後導致投資者由此損失數百億美元。去年夏天,聯邦調查機構開始對銀行在這個過程中的操作和作用進行調查。
郭謨此次的調查,重點在於銀行提供給信評機構的信息,以及銀行是否知道獲得的評等與實際情況不符。
參議院小組委員會上月發現華爾街員工曾密切參與評價過程。調查人員發現一個電子郵件,高盛試圖說服標準普爾的分析師邁爾同意高盛處理一個交易的方式,但該邁爾發現有很大的問題。他在給同事的一份電郵中透漏,自己在審查這類交易中非常不安。
根據一位高盛前僱員的說法,高盛還有一種創建按揭證券方法的特別說法,叫做「評等套利」(ratings arbitrage)。這種方法是對於一個給定的評等,設法找到最差的債券捆綁在一起。找到的債券越便宜,銀行獲得的利潤越高。
目前,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FBI)和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和SEC都在對此進行刑事調查,而SEC對高盛的民事起訴是迄今為止最為突出的行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