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

人氣 1
標籤: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芬蘭前總統阿赫蒂薩里。消息傳來,許多原本期望中國著名律師高智晟或者是中國維權人士胡佳獲獎的人深感失望,尤其是希望藉助諾貝爾和平獎引起世界對中國人權狀況的國人,沮喪之意溢於言表。

阿赫蒂薩里卸任後曾擔任聯合國負責科索沃最終地位問題的談判特使,並建議科索沃在「國際監督下獨立」。斯拉夫國家認為阿赫蒂薩里有關科索沃問題的解決方案打破了塞爾維亞的「和平秩序」。塞爾維亞和俄羅斯認為阿赫蒂薩里獲獎是「政治性」決定,是進一步向塞爾維亞施壓的跡象,俄羅斯乾脆認為他獲獎是西方施壓正在重新崛起的俄羅斯的一個西方政治表態。

一直以來,共產主義國家對諾貝爾獎抱有複雜心態。比如中國,一方面對華人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興奮雀躍,認為是給中國人增加了光彩,但另一方面,卻對諾貝爾非科學獎項極為排斥戒備。幾年前高行健獲得文學獎,中國政府就一點也沒有高興起來。尤為甚者,共產主義集團對諾貝爾和平獎最為不滿。前蘇聯薩哈洛夫(或譯沙哈洛夫,Andrei
Dmitrievich Sakharov),以及越共產黨領袖黎德壽都曾獲得此獎。然而薩哈洛夫為此付出慘重代價,而黎德壽乾脆拒絕領獎。

共產黨認為諾貝爾和平獎背後有西方世界暗藏極深的政治考量。關於這一點,世人見仁見智各有看法。然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通常是在當今世界暴力最洶湧地方產生的,蓋無疑義。如上面所提的兩位:前者是蘇聯的核彈之父,而後者是越戰一方的指揮官。再如一九九四年獲獎的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希蒙.佩雷斯與拉賓(以色列),以及南非的孟德拉,大家都是堅持暴力鬥爭的老手,一旦放下屠刀,便可獲獎。還有率領美軍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總統威爾遜,二戰前英國著名的「綏靖首相」張伯倫,以及在任期間約束蘇聯軍事力量以致東歐和蘇聯最終解體的戈爾巴喬夫等,都和暴力可疑地沾些邊。

另有一類,在暴力的環境下鼓吹和平非暴力而終於獲獎,甘地、馬丁路德金、達賴喇嘛等等都如是。然而,暴力的背景亦不可缺。

以前有個朋友開玩笑說,他鄰居的一個走路不踩螞蟻的老太太,絕對不可能獲得和平獎。此語想來頗有深意。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者,必是在物理學上有突出表現,獲得文學獎者肯定是其作品精采讓人難忘。而唯有和平獎,卻是因為背景的暴力色彩。即便是卓越的和平主義者(比如朋友鄰居的老太太),但缺乏大規模暴力作為背景襯托,則肯定不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胡佳和高智晟不但遵行著和平的原則救助別人,而且都因此身陷牢獄,被置於中國共產黨所施行的制度暴力之中。不管諾貝爾委員會如何考慮,最起碼在中國許多弱勢群體那裏,胡佳和高智晟律師的行跡都早已被刻成了心碑,無論他們是否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都完全有資格接受我們百分之一百的誠心致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