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堅:當代中國的發展是誰的功勞?

石堅

人氣 62
標籤:

【大紀元5月13日訊】現在很多人感覺中國發展了,生活比過去好了。那這個功勞主要是誰的?按照中國人的思維邏輯,都自覺不自覺的認為,中國是在黨(在國內,「黨」特指中共黨,以下簡稱為黨)的領導下,這自然是黨的功勞。當有人說黨不好時,有的人特別一些領導就給你做思想工作,說黨是有問題,但這些年生活的確比過去好了,這個事實是擺在這兒了。成績是主要的,應看主流嗎。以此為黨辯護。其實,這是中國人的一個思維誤區。誤在哪裏呢?請您耐心往下看。

一、偽邏輯變異了人們的思維

長期以來,在黨的全方位的宣傳灌輸下,在中國不管各行各業、不管什麼人,只要有了成績,都說成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都首先歸功於黨,甚至海外華人取得了功名,也說成是我黨的光榮。在歷年的各級黨代會、人代會報告中,全國的成績、甚至世界的成績都歸功於黨「堅強正確的」領導。誰要有了成績不歸功於黨和政府,就得小心前途和飯碗了。運動員得了獎,先謝父母不行,得先謝黨和政府。在每天的報紙和電視上,主要都是黨的成績和人們對黨的感恩。當然了,有了無法向人們交待的問題和罪過時,就都歸罪於一小撮壞人了。黨永遠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人就形成了成績歸功於黨的自覺思維。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朝皇帝把社會的發展都說成自己的功勞,說成是人民的大救星。我們也從沒聽說過,愛迪生、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的發明創造是共和黨或民主黨的功勞。

黨的基本理論中沒有教人怎麼種地,怎麼做工,怎麼搞科研,怎麼向善。其核心是鬥爭解決問題,暴力奪取政權,把社會的自然人、自然形成的社會階層,人為劃分為對立的階級,利用、放縱人性中的惡的一面,讓人們互相鬥,它好從中漁利。黨窮時利用窮人鬥富人,黨富了是利用富人鬥窮人。共產黨本身不下地、不做工、不搞科研,怎麼有了功勞都是它的呢?這麼說可能有些人不理解,工人、農民、科學家中不是有很多黨員嗎?共產黨和共產黨員是兩個概念,共產黨是外來的邪靈,共產黨員只是個被共產黨控制和利用的人。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是中國人民自己幹出來的,中華民族以勤勞、智慧、能吃苦聞名於世,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沒有共產黨的時候,曾長期在經濟、技術、文化上領先世界。

人們感覺現在生活比過去好了,是人類社會整體發展到這一步的結果。勞動創造、嚮往美好的生活是人類的本能,與共產黨的領導沒有關係。我們仔細想想,人們認為比過去好的方面,有哪一項是共產黨幹出來的、發明創造出來的?如電視、電腦、互聯網、手機等是人類科技發展到這一步了,人類科技成果的共享,哪一個也不是共產黨發明創造的。人類社會發展到這一步了,共產黨不得不跟著走,否則,黨就有生存的危機。反過來,黨也利用著這些現代技術加強其宣傳洗腦,加強其專政工具建設,增強對百姓和正義善良者的欺騙和鎮壓。

二、共產黨對中國的發展起了怎樣的作用

有人說,這麼多年來,共產黨必竟發揮了領導和組織作用,能說沒有功勞嗎?那我們就看看共產黨主要組織領導了什麼。眾所周知,共產黨搞政治內行,搞經濟外行,鄧小平說,黨內真正懂經濟沒幾個人。奪取政權前,主要是搞分裂、打內戰,就不用說了。奪權後的三十年間,先是領導組織了「土改」、「鎮反」、「肅反」運動,當時懂生產經營的、經驗豐富的管理者、技術專家等社會精英(即地主、資本家、工商業主、國民政府職員),殺的殺,打的打,跑的跑(跑了的都成了知名的企業家或銀行家)。在國弱民窮的1950年,發動了「抗美援朝」運動,近50萬青壯年死在朝鮮,還欠下蘇聯巨額債務,大大削弱了國力。然後,組織領導了「合作化」、「公私合營」 、「人民公社」運動,黨全面的共了全國民眾的產,美其名曰實現了公有制,在農村和工廠實行了養懶人的「大鍋飯」制度。緊接著,又組織領導了「反右」運動,把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各方面的科學技術專家、文化藝術家、高級知識份子等社會精英,大多數打成右派,關入牛棚,下放農村改造。接下來是「大躍進」運動,工業上大煉鋼鐵,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農業上大吹畝產萬斤的泡沫,結果勞民傷財,經濟受重創,造成三年大饑荒,餓死數千萬人。之後是針對基層經濟組織的「四清」運動,大批抓經濟、不願搞極左的基層幹部受到鬥爭和打擊。後來搞的「十年文革」更不必說了,黨自己都說是場浩劫,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這一系列政治運動,使全體中國人越窮越革命,越革命越窮。

近三十年就是搞「改革開放」了。黨宣傳這是它最大的功勞。有人說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人們生活比過去好了。其實,改革開放是社會的發展和歷史潮流的必然,就像蘇聯和東歐共產政權的解體一樣不可抗拒,並非是黨發明了改革開放。相反共產黨被迫實行改革開放,並把改革開放引入歧途。為什麼這麼說呢?歷經各種政治運動及文革後,中國民眾儘管還不明白,但從直覺上對共產黨的邪性越來越反感,心中的怨氣越來越大,1976年天安門的「四五」事件就是這種情緒的反映,黨明白原來的路實在走不通了,得找新的活路。從1978年開始,學習東歐的改革開放,平反了一些共產黨製造的冤假錯案。以安撫收買人心,騙過了民眾。改革開放十年後,到1989年,人們發現改革開放走得越來越偏,官倒、腐敗氾濫,黨、政、軍各部門利用政策和權力不擇手段掠奪國家和民眾的財富,社會道德急劇下滑,完全不是當初人們所希望的,為社會正的力量所不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責任感,使民眾本能的起來糾偏,所以才有8964的全國學潮,學生市民上街遊行,反腐敗反官倒。但共產黨拒絕糾偏,並嚴厲鎮壓,徹底暴露了黨的邪性。致使改革開放錯過糾偏機會,完全走入歧途。6‧4後,黨由過去打著道德高尚的旗號,轉向對物質利益的提倡和追求,由過去對人正常慾望的過分壓抑,轉為對人慾望的放縱,引導人們追求金錢享樂,把放縱慾望當成幸福。從根本上敗壞人的道德,讓人在生存和競爭的壓力下疲於奔命,不要再有關心國家民族前途的正義責任感,以減少正義力量對黨的壓力。用江三代表的話講:你們悶聲發大財就行了,少管政治上的事。另一方面,九十年代以後的黨官們,已沒有任何道德和政績的優勢而形成的威望和凝聚力,腐敗與特權是對官員政治上效忠的交換條件和獎勵。這已成為各級官員心照不宣的為官之道。

先用三十年消滅資產階級,再用三十年催生所謂「新生代企業家」。先用三十年全力消滅市場經濟,再用三十年心急火燎地發展市場經濟。這場政治遊戲所產生的結果便是,使黨對國家和民眾財富的加劇掠奪開了綠燈,有了合法的外衣。加大了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腐敗變本加厲,貪官污吏遍及全國,深入社會的每個細胞。所謂的路線和原則都可以變,唯一不變的是黨的利益集團對權力的壟斷和財富的掠奪。

事實證明,共產黨破壞和阻礙了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大陸與台灣、韓國與朝鮮、東德與西德,鮮明的對比足已說明,如果沒有共產黨的破壞和阻礙,中國人民的生活要比現在不知好多少倍。

三、共產黨組織領導的「發展」付出了不成比例的高昂代價

資金和資產的代價。各級官員在GDP政績觀的引導下,弄虛作假、不惜代價搞各種形式的「大躍進」,用各種手段融資借貸,只管借不管還,自己出了政績陞官發財,甩下大量爛賬無人負責,最終都得百姓買單。大批國有企業以改制的名義被賤賣甚至白送給個人或外商,政府和國企的黨官們大撈好處。大批職工下崗無人管。人們看到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黑洞被掩蓋看,不敢讓百姓知道。

資源和環境的代價。大批的礦產資源被亂挖亂采和賤賣。很多地方政府成了賣地政府、賣地財政,大量的良田變為高價房地產和高污染企業。現在中國大多數人生活的地方空氣、水、耕地都被嚴重污染了。現在的生活好了,不是正常發展帶來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透支我們的下半生和子孫後代的利益。好比用一棵參天大樹做成了一雙筷子,只講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筷子,最偉大的筷子,卻不說做這雙筷子消耗的資源和成本。就像一個過了今天不管明天,只圖一時快活的敗家子,表面上過上了令人羨慕的豪華生活,但是靠賣祖宗遺產,耗子孫資源換來的。能說這是過好了嗎?這是敗家,是缺德犯罪。

道德的代價。最大的問題是徹底敗壞了人的道德,這是用多大的發展、多大的經濟利益也不可比的,其禍害遠大於現在這點政績。因為人是世界上的萬物之靈,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為人而存在的,人敗壞了,其它都會隨著壞掉。在中共這個以權力為核心的社會,率先喪失社會責任感,率先摧殘道德規範,率先突破人類共同價值底線的往往並不是商人或曰民營企業家,而是那些掌握權力的腐敗官員。如果說文革徹底破壞了傳統文化道德,改革開放則是破壞了人的基本道德。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壞的東西(如專制、對民眾的暴力、謊言、陰謀權術)一樣沒改掉,國外真正的好東西,如文明、秩序、法制、誠信、人權、博愛等一樣沒學來,而國外不好的黃、賭、毒、黑卻在中國大肆氾濫。

生命健康的代價。現在生產出的東西多了,花樣品種豐富了,人們可選擇的餘地大了。但品質和質量也越來越差了。人們都說現在吃什麼沒什麼味,吃現在的十個西紅柿也頂不上過去一個的營養成分多。反而有害的東西含量超過過去的多少倍。隨著人的道德的敗落,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假冒偽劣產品、有毒食品最多最普遍的地方,吃的喝的還有多少是真的、是安全的?所以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身體素質下降了,各種奇怪的病越來越多了,這樣的生活對人有益還是有害?

不論是欠了別人的,還是欠了大自然的,誰欠的誰還,欠多少還多少,這是天理。只是還的形式不同,遲早不一。只想揮霍破壞不想還,只是無知人的一廂情願。中共搞的這種所謂「發展」,必然帶來後患無窮,受到天理(自然、社會、經濟規律)的懲罰,而且懲罰已經開始了,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是天災人禍越來越多。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功是罪,歷史自有公斷,天道已有明判。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非關稅障礙重重…中國耍奧步  刁難台灣商品
全球股債止穩 三指標是關鍵
肯州中餐館遭槍擊 老闆生命垂危
李梅:中國新政調控房市 騎虎難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