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批香港無精神康復政策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道)香港新界葵盛東邨發生斬人慘案後,政府受到各界批評,指政府對每名醫務社工要處理78宗精神病康復者個案欠缺支援,對社工造成很大壓力。正言匯社社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認為,這是制度上的漏洞。香港沒有一個精神康復的政策,整個社會精神健康服務割裂,是最大問題。他希望有一個真正的個案管理系統,由專人統籌管理病人整個生活狀況。

每名社工處理78個案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目前有15萬人有精神健康問題,41,000人屬於嚴重類別,需醫管局和各類機構支援。社會福利署助理處長袁鄺鏽儀在一個電台中表示,當局目前有198位精神科醫務社會工作者(社工),每人要處理78個個案,較3年前每個社工處理98個個案有所降低,而198位醫務社工,今年會增加到210位。

她說,自01年開始,社署已經同醫管局及非政府機構合作,為康復者及家人提供支援。為了加強跟進嚴重患者,社署在去年3月在天水圍成立第一間綜合中心,重整社區支援服務。

至於會否加快在全港18區設立類似的社區支援中心,袁鄺綉儀則說,現階段和醫管局及非政府機構商討執行細節。她說:「病人出院之前,在醫院有一個跨部門的會議,有醫務社工參與的;回到社會之後,如果他需要一些福利的跟進,如經濟援助或住屋等服務,由社會福利署或非政府機構做出跟進。」

對於葵盛東村慘案,張超雄認為,精神康復者很少有暴力的傾向,「很不幸香港不停發生這些事,當然個人有些責任,但他們是病人,要看制度上有甚麼漏洞,為甚麼讓這些慘劇不斷發生。」

香港精神健康服務割裂

他說:「香港沒有一個精神康復的政策,沒一個精神健康政策,亦都沒有一個組織去統籌精神復康的服務。有一部份服務在醫管局、一部份服務衛生署、一部份在社署。其實整個社會精神健康服務最大問題就是割裂的。在這個割裂底下,我們接了很多這些有危險的個案。」

他認為目前對精神康復者的支援不足。「比如病發嚴重的入院,在院內我們有義務社工看護他們,有醫生給他吃藥,很快出院。出院後就不關醫務社工事了,如果嚴重的就會有一個社康護士跟他一段時間,但都是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出院後,分分鐘未必有社工跟。」他認為精神復康服務應有一個部門統一管理。

他指出,解決綜援的社署職員不是社工,不會看他整個人的需要;解決住屋問題的房署當然不會處理他們行為及與鄰居關係問題等。他說:「經濟上、房屋上、醫療上都有幫他解決,但真正問題沒人解決。」他希望有一個真正的個案管理系統,專人統籌管理病人整個生活狀況。

社工壓力大自身難保

另外,對於最近有社工因壓力大自殺,張超雄指出,社工自殺都是一個悲劇。他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說:「社工平時應該是幫人的,是一個碼頭,在風高浪急的時候,給有需要的人一個安全感。但我們自己都自身難保的時候,顯示環境有多惡劣。其實一筆過撥款下,中層管理人員往往兩面不是人,他一方面要看上面,上面說財政緊迫,要賺多些錢、做多些事。工作量一直壓下去,造成下面(社工)有好多怨氣。」

精神病康復者郭先生昨日亦致電電台節目,批評當局對康復者欠缺長期支援。社工未能做到定期探訪。他說:「社工不停換了好幾次,2個月換一次,需要時想找他們,卻得不到回覆。」

精神科醫生曾繁光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若果家人懷疑家庭成員出現精神問題,可以透過家庭醫生先作簡單評估,再進行轉介。至於發現鄰居精神狀況不穩定及行為變得異常,有需要時可以通知社署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求助。

政府各部門亦分別表示,在有關項目上的撥款去年已增加了3,000萬,今年則增加1億元,但需要一定時間策劃撥款用途、人力、物力與資源的分配。當局會研究如何支援康復者家人及鄰居,包括考慮在現時的架構,透過鄰居事先向專業人士求助,及早介入,完善現行做法。◇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訪民關精神病院6年多  4官員近日才為此被免職
孩子自己帶還是褓姆帶好?
《A面B面》全國公映  故事呈現悲喜交集
幼園血案暴露大陸精神醫療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