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昨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首次確認,香港並不是一個和諧社會,超過四分之一市民認同以激烈手法表達訴求。調查機構指出,港府近年許多施政不符合民意,加深加劇了貧富、官民等方面的社會矛盾,令政府管治越來越艱難,情況令人擔憂。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月21日至3月1日訪問了一千多名市民,結果顯示只有26.5%受訪者認同香港是和諧社會,較06、08年的上兩次調查下跌超過10個百分點。受訪者以1分至5分評估香港是否和諧社會,平均分數是2.98分,首次低於3分的基準線。調查機構表示,調查首次確認香港不是一個和諧社會。
貧富官民政治等矛盾全面加劇
調查並顯示,影響社會和諧的七大社會矛盾全面加劇。其中59.2%受訪者認為政治紛爭嚴重(包括「嚴重」與「非常嚴重」),56%認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嚴重,兩者均較兩年前大增超過20個百分點,最為突出。窮人與有錢人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最大矛盾,有64.4%的人認為嚴重。此外,認為市民與大財團的矛盾嚴重的有56.8%,也比兩年前增加8個百分點。
負責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卓祺教授指出,政府在許多民生政策上漠視民意,例如兩年前增加高齡津貼時政府突然引進經濟審查,便沒有諮詢民意。他說:「這個看到很多政策的改變沒有社會的參與,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改善施政,有社會參與,同時在主要政策上面有一個像高峰會的形式,允許不同的持份者能夠參與一起表達他們的看法……我覺得尤其在一個政府特首不是普選產生的情況之下。」
逾四分一認同激烈手法表達訴求
調查還顯示,相當於大約150萬人的25.9%的市民認同採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較上一次調查增加4.5個百分點。王卓祺說,這個結果是有結構上的基礎,如最低工資問題、租金上漲等許多民生問題,政府沒有積極回應,「看到是跨年紀的認同這個激烈的手法,所以整體社會是越來越難管治,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結論。」
另一位調查負責人,中大亞太研究所榮譽研究員、前衛生局副局長何永謙坦言,97前英國管治時期的港英政府比較重視民意,不會強推沒有民意支持的政策。他說:「如果這個政策得不到民意的支持的話,是不會做的;或是這個政策怎麼好,如果民意反對的話都不會做的。這是過往我在政府工作看到的情況。現在的情況有很大的改變,政府如果覺得它掌握立法會足夠的票數的話,它就做了。」
他並警告說,如果這個趨勢延續到2012年,後果令人擔心,「雖然香港的GDP是上升的,但是貧窮人士、低收入人士的收入在過去十多年不升反跌,中產的收入也都沒有上升,……他們覺得長期努力而得不到成果的話,可能轉化成覺得用一個比較激烈的手段,去追求一個政治目的。」
認同民主自由路向比例增加
這次調查也顯示,17.3%的市民贊成以「民主自由」為社會發展路向,比兩年前高6個百分點,顯示對民主自由的支持有上升趨勢。
此外,這次調查還發現市民對政府促進社會和諧的表現評分全線下跌,包括促進公平競爭防止壟斷,加強家庭凝聚力,照顧低下層利益和推動民主政治等方面。何永謙指出,社會矛盾加深加劇的趨勢令人擔心。他說:「看到過去2、3年政府做很多事未必符合民意的,這是令人擔心的。很多方面都令到從這個民調看到,社會上的很多矛盾在加深加劇,未必在今日立即製造麻煩,但是如果這個趨勢延續的話,可能令到香港社會出現更多的矛盾和不安。」
80後青年並非特別激進
調查還發現,80後的青年並不比其他年齡組別激進,只是在語言運用上比較接受激烈用詞,對肢體衝撞則與其他年齡組別沒有顯著分別。
調查機構建議當局以實質政策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在政制改革方面各方面也要讓步,解決社會內耗的政治因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