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天連發4起校園血案 網民籲查殺人動機

人氣 5

【大紀元4月30日訊】校園血案,又是校園血案!在短短35天內,中國各地連續發生了四起直接針對中、小學生,甚至幼兒的兇殺案。幾起兇案均在校園發生,受害人數多,年齡小;兇犯手段殘忍。 兇案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不安, 為什么現在這種惡性殺人事件頻發在校園? 人們無助地呼喊:孩子們,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們?

4月29日上午9時40分,江蘇泰興市泰興鎮中心幼兒園發生惡性傷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衝入幼兒園,砍傷32人,包括29名幼兒、2名教師、1名保安,其中4名幼兒已遇害。就在此案發生的前一天,福建南平兇殺案罪犯鄭民生剛被執行死刑,

雷州男子砍傷16師生:4月28日下午,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學發生行兇事件,16名學生和1名教師受傷,目前暫無生命危險。雷州市公安機關初步調查,33歲的犯罪嫌疑人陳康炳系雷州市白沙鎮洪富小學公辦教師。

合浦男子砍死8歲小學生:4月12日16時30分左右,廣西合浦縣西鎮小學門前約400米處發生兇殺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為8歲小學生,另一名為老年女性。5名傷者包括:兩名小學生、一名未入學小孩和一對中年夫婦。

南平鄭民生殺8名小學生:3月23日,福建南平男子鄭民生,殺死8名、重傷5名小學生,製造南平慘案。4月28日上午9時,鄭民生被執行槍決。

面對接二連三的校園慘案,如何才能保障孩子們的安全?中國各地防範措施紛紛出台。

北京:西城區學校配警用鋼叉 校園監控連通警方

南京:鼓樓區67所學校下月配保安 配警棍辣椒水

長沙:家長成立「護校隊」輪流執勤看護子女

重慶:排查校園周邊精神病患者 聘專業保安

濟南:民警進駐中小學校警務室

武漢:近2000所學校將制定暴力防控預案

成都:將投700萬元建「校園天網」保障學生安全

「難道學校要像監獄一樣需武裝人員看管?」有網民指出,本應很安全的校園,為何變成「心悸的墳場」。有網民感嘆:「人之初性本善,如此頻發的惡性事件,揭露出我們的教育是多麼失敗!」

國際先驅導報撰文指出﹐當殺人不再是「冤有頭,債有主」式的复仇,而是面向公共群體的武力報复時,就成為一种恐怖性質的犯罪,一些專家稱之為「報复社會犯罪」。看似獨立的殺人事件背後是更為深刻的社會危机。

雷州血案兇手鄭民生,他對社會有諸多不滿,卻沒有明确的仇恨目標,作為絕望的失敗者,他最終選擇了被認為只有有錢有勢人家才能進入的小學的學生來复仇。案發後,被制伏的他仍高聲嘶喊:「你們不讓我活,我也不讓你們活」。

多位學者不約而同地指出,要抑制報复社會犯罪,解決好民生問題都是第一位的。例如,建立廣泛的社會保障,給弱勢群體建立一個不致絕望的生存底線;打破各种掠奪體系,包括國有企業改革對工人的掃地出門、醫療房產等領域對百姓財富的掠奪等。此外還需要加強對社會邊緣人的物質救濟和精神幫助,使他們能有尊嚴、有希望的生活下去。此外,也應采取各种辦法,消解官民之間、貧富之間、強弱之間的結构對立。

肇慶市千杯醉:孩子們,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深層次查清他們的殺人動機、想方切法消除哪些殺人動機才是各地急需補上的安全漏洞,而不是一味的堵,堵得再高也是防不勝防。

內蒙古雪風 :社會壓力太大,幸福指數太低,不公平現象太突出,解決問題的渠道太不通暢,貧富差距太大,致使部份人喪失理智,以極端的變態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憤懣……長久下去,會越來越嚴重……

網友妖精: 不是安全上出現了漏洞,是社會出現了漏洞,是長時間的不公平不公正造成人性良知方面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抓安全是治標不治本。如果還不從問題的實質抓起,我個人認為即使孩子們穿上了防彈衣圍上了銅牆鐵壁,這樣的事還會發生。

深圳市華音閣*天魔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連孩子都接二連三的被殺,這國家還有未來與希望嗎?誰能告訴我??!唉,國本不是我的國,家本不是我的家,因為我連吶喊的權力都沒有。

長春市粵龍春:僅僅幾天多少個小生命倒在歹徒刀下,校園也不安全了。孩子們走路要防車輛,出門要防拐賣,吃東西要防毒,睡覺要防偷,乘車要防燒,上學防老師整,回家防家長打,上網防黃,學習防補課,玩耍防大人管,最安全的學校還得防殺。孩子們可不好過啊。希望一切都會改變,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騰訊北京市毯子裹小豬:校長貴族化,領導多員化,教師奴隸化,學生祖宗化,人際複雜化,加班日夜化,上班無償化,檢查嚴厲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話。什麼社會制度.要人民有尊嚴.有權利.有錢就是尊嚴……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出這種事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呀!!

騰訊貴陽市鳳舞九天:對殺害孩子的兇手我也比較痛恨,但請不要跟我提道德,沒有道德、沒有信仰的社會是誰造成的。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女童與20餘同學擠7座校車窒息身亡
校園毒品氾濫  中市評估成立少輔中心
江蘇幼稚園兇殺 4幼兒死亡
陳菊:政見辯論會尊重黨中央  當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