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韓國天安艦沉艦事故的原因逐漸出現眉目。國防部長官表示,受到魚雷攻擊的可能性比較接近實際情況。他表示,事發前幾天開始,的確有過朝鮮潛水艇在附近海域經過。
對於上星期5在白翎島海域爆炸和沉沒的韓國「天安艦」,各種分析不斷地指向朝鮮魚雷攻擊的方向,但是,國防部一直對此吞吞吐吐,未做正確的定論。
指向朝鮮攻擊的第一個分析是氣象台的地震檢測,在事故當晚,韓國氣象台檢測出了1.5級的地震波。根據地震的P波和S波,民間專家做出結論說,該震動不同於地震震波,而是爆炸所造成的。另一點是,震動的強度與朝鮮的魚雷爆炸非常接近。
第二項分析是艦身在接近中間的部位截斷,專家認為,若是水雷爆炸,會炸出個一個大窟窿,但是不會將1200噸級的巡邏艦炸成2截。他們認為,這也是「天安艦」爆炸後立即沉沒的原因。
重要的另一項論點是,爆炸當時,在附近的另一艘巡邏艦沒有前來營救,反而急劇前進,似乎在追趕航行物體,然後向朝鮮方向發射了130枚76毫米的炮彈。事後,軍方表示,是將鳥群誤以為朝鮮的潛水艇,進行反擊,但是後來判斷是一群飛鳥。民間的分析認為,韓國海軍不應該,也不至於分辨不出鳥群和潛水艇。
在事故第8天的星期五,韓國輿論似乎比失蹤官兵的生死,更關心肇事原因。
對於不斷提出的質疑,國防部長官金泰榮星期5在國會表示,從24日起,事故海域有過2艘不很明確的朝鮮潛水艇。但是,他同時表示,由於潛水艇的速度相對地慢,又離事故海域比較遠,所以受到潛水艇攻擊的可能性不很大。
他當天還表示,相對於水雷事故,魚雷攻擊更接近實際情況。金泰榮說:「我想,也許魚雷的可能性比較更接近實際情況。」
綜合上述的分析和講話,很當然地可以推出「受到朝鮮魚雷攻擊,因此沉沒」的結論。但是,在沒有找到朝鮮發射魚雷的物體,和沒有具體證據之前,韓國政府也許只能吞吞吐吐。否則將會釀成南北衝突。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