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領導

經理人的二十四堂必修課(4)

凱特.威廉斯(Kate Williams)、包柏.強森(Bob Johnson)

人氣 24
標籤:

大部分的人就算沒親身經歷過,至少也聽過公司舉辦的團隊建立營吧。電視上就有很多這種節目。試想以下這個情況:

情境分析

總經理以及所屬團隊被困在某個小島上。他們必須同心協力搭建一棟可供過夜的克難小屋,手上只有脫脂棉和一盒火柴,卻必須靠它們來煮熟食物,填飽肚子。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寄望總經理肩負起領導人的責任嗎?

總經理一定是團隊裡最具資格的領導人嗎?

也許總經理可以擔任這個團隊的領導人,而且還做得很成功,但也可能有其他成員更具備這方面的經驗和技巧,於是換他來帶領大家烹煮食物,搭建克難小屋。換言之,這裡的領導統御是屬於情境式的。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詮釋情境式領導。比較消極的角度是,既然在不同情境下,需要不同長處和不同領導風格的領導人,所以任何經理人都不可能成為全能的領導人。至於比較正面的詮釋角度則意謂兩件事:

●經理人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只要情況許可,必須由特殊長才人士出面領導,就要找到這樣的成員出來一試身手。

●經理人必須確保每個人都擁有某項受人倚重的專業長才。這也使得我們不得不談到經理人的權力。

權力的基礎

在今天的工作職場上,要我們接受領導人的權威,得先讓我們相信這種權威是站得住腳的。管理學者法蘭屈(J. R. P. French)和雷文(B. Raven)認為權力的基礎有五種可能:

●魅力型權力:基於個人性格和魅力。

●合法型權力:基於組織裡的職位高低。

●專業型權力:奠基於領導人的技能和專業知識。

●獎勵型權力:透過加薪、升官、讚美或肯定來獎勵屬下。

●高壓型權力:奠基於領導人的懲戒能力。

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判斷力都會受到以下要素的影響:

●我們的文化背景。

●我們所習慣的環境。

●我們共事的同仁(他們的年齡、經驗和工作成熟度)。

而每種權力的正當性都要視當時的情境而定。功能式領導最後一種領導論是由約翰‧亞岱爾提出。亞岱爾的理論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功能式領導」—亞岱爾認為領導人必須具備三項功能:

●達成任務。

●建立團隊。

●培育個人。

第二個層面是「行動導向的領導論」(actoin-centred leadership)—他認為領導統御無非是一連串的行動,而這些行動都是可以學習的。功能式領導或行動導向的領導,通常會以三個重疊的圓圈來代表,就像圖7.1所示。

圓圈的重疊意謂領導人的角色就是要同時滿足三種需求。未重疊的部分則代表:有時候領導人也必須完全把重心擺在一或兩種需求上。至於兩個圓圈的重疊部分,則代表:滿足團隊需求將有助滿足個人需求,而滿足個人需求則有助達成任務。

管理領導大不同

我們是不是該就此認定管理和領導是同義字?希望你不這麼認為!我們應該都注意到,很棒的管理人才往往在一涉及領導統御時,表現就變得不怎麼樣。反過來說,我們也許認識一些很會激勵人心的領導人,他們懂得幫人建立信心,卻缺乏良好的管理技巧。

領導理論雖然各有各的強調重點,仍有一些共通性:它們都想確認領導人要做什麼?要用什麼方法?答案是:

●領導的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

●好的領導人會先分析情況,再做成重大決策。

●領導人必須贏得團隊信任,建立成員信心。

●想要領導,光靠個人魅力還不夠,「得先掂掂自己斤兩」。

●領導技巧是可以學習的。

●領導人是後天養成的,不是與生俱來的。@(待續)

摘編自 《管理在管什麼:管人.管作業.管資訊.管資源(新版)》 臉譜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公司總裁:從沒看過這樣的演出
調查:亞洲總經理人才不足 
基金經理人調查 風險意識提升
25頂尖避險基金經理人 去年賺進253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