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不滿屋宇署未提塌樓刑責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道)屋宇署昨日發表紅磡馬頭圍道45J舊樓倒塌事件的調查報告,及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樓宇的巡查結果。報告指出,可能是樓宇地下其中一條支柱受外力破壞,造成塌樓,外力源頭仍要進一步調查。屋宇署長區載佳表示,經分析,露台重量、分間套房、物料老化和侵蝕等,未導致樓板的負荷力超載及涉及違例,安全系數都達到可接受程度,都不是馬頭圍道塌樓的肇因。

馬頭圍道45J塌樓事故造成4死2傷,死傷者家屬對屋宇署就塌樓事故進行的調查報告不滿。當日喪子之痛的女災民在記者會上表示,對這次報告很失望,不知道向誰追討,不滿屋宇署署長指「劏房」並沒有影響大廈的結構安全,希望政府盡快交代刑責誰屬,還兒子一個公道。亦有區議員不滿塌樓報告未提及刑責及賠償。


政府昨日發表馬頭圍道塌樓事件報告,相信支柱受外力破壞是事故關鍵,正調查是否涉人為錯誤。(大紀元資料圖片)

調查報告認為,可能是地下單位其中1條支柱受到外力破壞,導致另外2條支柱斷裂,造成塌樓,至於外力的源頭需建築物測試及科學鑑證研究結果,才可確定。區載佳說,如果證明事件涉及有人犯錯,蓄意拆走支柱,有關業主和承建商是否要負上責任,都是要靠證據,會徵詢律政司的意見,追究責任。

在事發前約一星期,45J地下單位展開修葺及拆除僭建物工程。在塌樓當日早上,修葺工程仍在進行,但未能確定工程是否與塌樓事件有關。區載佳說,馬頭圍道45J倒塌時,地下前面部份的5條支柱,有3條支柱(C11、C12、C13)斷裂,逐步倒塌,所以集中調查這3條支柱。

調查報告指,當其中1條支柱斷裂時,破壞力會延伸到附近的兩條支柱。屋宇署總結構工程師陳祖澤表示,地下單位的5條主要支柱,排列並不對稱,結構堅固度較低,署方確定是支柱C13先倒塌,而其破壞力延展至C11及C12支柱,使大廈首兩層率先倒塌,餘下較高樓層都隨之倒塌。倒塌原因經過多方面測試;如是支柱C11或C12先倒塌,樓宇的倒塌方向會有所不同,估計會向前或是倒向旁邊樓宇。

「劏房」物料老化非塌樓原因
區載佳又表示,經過分析,露台重量、分間套房、物料老化和侵蝕等,未有對結構造成很大影響,即使這些令安全系數降低,系數仍處於可接受水準。當局認為,上述因素均不是導致塌樓的原因。

協助馬頭圍道塌樓事故災民的民協區議員莫嘉嫻表示,災民最關注的是塌樓意外後的賠償以及刑責問題,但報告內並沒交代是次意外是責任誰屬,亦沒有提及追討賠償方法;民協區議員任國楝亦指,是次報告只是事件性描述,對於多個問題如賠償、刑責都沒有解答。他又表示,報告中提到令C13支柱倒塌的真正原因需要時間調查,但屋宇署亦未有一個具體時間指出何時會有結果。

20歲的童慶濤是意外中最年輕死者,他的母親哭著表示,兒子在意外中死亡,她希望政府能盡快確定塌樓責任問題,還死去兒子一個公道;另外又有居民表示,不滿意政府未有交代責任和賠償問題,究竟支柱倒塌是誰責任,希望政府能夠盡快交代責任。

另外,屋宇署昨日亦公佈了全港各區約4,000幢樓齡高達50年或以上的舊樓巡查結果。當中1,088幢位於九龍城區、645幢於油尖旺區、515幢於深水埗區、中西區493幢、灣仔490幢。

署方將樓宇的狀態分為4個級別。其中2幢位於九龍城的舊樓有即時危險,需要緊急維修,包括有窗及批盪鬆脫;而列於第二級別、即樓宇有明顯欠妥的舊樓有1,030幢左右,屋宇署需發修葺令或勘察令;列於第三級別、即樓宇有輕微欠妥,屋宇署已作記錄的約有1,270幢;至於列於第四級別、即樓宇沒明顯欠妥的有1, 709幢。

現時署方的跟進行動包括:通知4,000幢樓宇業主調查結果、有293座樓宇已接法庭命令,署方並陸續向另外739幢樓宇的業主發出法定維修命令。◇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5層高舊樓倒塌 已知有1人死亡
香港塌樓 三死兩失蹤
馬頭圍道塌樓死者增至4人 還有1人失蹤
港旅議會:未來兩年旅客數難回疫前水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