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2日訊】日前,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在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場講座中表示「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他認為,中國的大學軟環境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很大的差距,而評價是否是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有從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國際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三是培養出一大批為人類文明做出很大貢獻的優秀學生。不過,對於如何培育中國大學良好的軟環境,怎樣才能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許智宏則緘口未談。
許智宏的言論通過網絡迅速傳播,數萬網友發表看法。據悉,在搜狐網由5.6萬多名網友參加的調查中,超過94%的人贊同許智宏的觀點,認為「以現在的環境來看,無論師資還是學生、論文質量都還有很大差距」。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中國的大學離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如此之遠?一則評論或許可以提供答案:「只有當辦學目標不再是培養一個個缺少獨立人格的螺絲釘,不再依附行政體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才有可能。」而這恰恰是目前中國所有大學所缺乏的。
不過,在中國現代歷史上,並不缺乏培育一流大學的沃土,至少在民國時期,曾經大師輩出,優秀學生輩出,影響後世的論著輩出。為什麼六十年後,在這片沃土中種下的種子卻還未發芽?
不妨將民國時期和當今中國的大學做個比較。
首先說說大學的承辦方。民國時期的大學不僅有國立的,還有教會辦的,私人辦的,軍閥辦的;比如鼎鼎大名的燕京大學就是美英教會創辦的,東北大學則是軍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興辦的。不過,不論興辦這些大學者是誰,皆秉承一個原則,即「教授治校」,興辦者,即便是政府也並不過多干預校務。
比如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的《大學令》中明確提出:「大學設評議會,以各科學長及各科教授互選若干人為會員,大學校長可隨時召集評議會,自為議長。」「大學各科各設教授會,以教授為會員,學長可隨時召集教授會,自為議長。」而此後的國民政府亦依此而行。
也就是說,一個教授的聘用、陞遷、職稱、給多少工資、學生乃至學校資金的分配等都是由教授開會決定。以北京大學為例。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後,主持制定了《北京大學評議會規則》,同時組建了大學評議會,作為學校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以讓更多的教授議決立法方面的事。同時還在北大各學門(系)設立教授會,規劃各學科的工作。當時,北大共成立了11個學門教授會,教授會對學科內部事務有很大的自主權,不受他人干涉。而數千人規模的北大,只有一位校長,沒有副校長,校長辦公室也只設秘書一人,處理日常往來函件。如果校長不稱職,還會被教授和學生們趕走。北大、清華都有校長被趕走的例子,清華至少有五位校長是被趕走的。
而且那時教授的社會地位、薪水都很高。1919年,曹錕在做直隸督軍時創辦了河北大學。只要他在學校,就經常在教授休息室候著,對下課的教授噓寒問暖。每逢發工資的時候,曹錕都囑咐行政人員把大洋用紅紙包好,用托盤托著,舉案齊眉式地送給教授,份量足足有二三百大洋。要知道,當時普通人家的月收入也不過幾塊至多十幾塊大洋。
同民國時期開放的辦學態度不同的是,現今的中國大學絕大部份是公辦的,私立大學不過才出現十幾年,但都要隸屬於中共教育部,受教育部條條框框的管轄,大學也因此喪失了很大的自主性。大學的校長任免皆由教育部,因此大部份校長只要對「上」有交代就好。有意思的是,包括校長在內的大學領導們都是有行政級別的,而且大學行政機關惡性膨脹,甚至行政人員超過教師,教授受行政人員管轄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大學不爭的事實,教授地位明顯下降。這與以往民國時期「教授治校」的原則相比,顯然是落後不少,也嚴重阻礙著大學的正常發展。
其次在學術自由方面。民國時期的大學享有充分的學術自由,那時大學教授上課很隨意,想怎麼講就怎麼講,沒有大綱,更沒有什麼統編教材,老師按照自己的講義講就好。教授講得好,就繼續聘用;講的不好,那就走人。教授不願意幹了,也可以離開。迄今仍由許多民國軼事讓人們津津樂道,讓今人嚮往之。
比如四川大學教授蒙文通的考試課,不是先生出題考學生,而是學生出題問先生,往往考生的題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學生的學識程度。如學生的題目出得好,蒙先生總是大笑不已,然後點燃葉子煙猛吸一口,開始詳加評論。更絕的是,考場不在教室,而是在川大旁邊的茶鋪裡,學生按指定分組去品茗應試,由蒙先生招待喫茶。這樣充滿靈性的教育方式,堪稱一絕,而就在這師生的互動中,亦完成了彼此生命的交融。
這樣的自由,這樣的灑脫,在當今中國的大學中似乎早已絕跡。如今的大學教授們不僅要依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而且上課如履薄冰;不僅要擔心學生們的反應,還要擔心是否涉及了敏感問題而被某些人抓到把柄,從而失去了飯碗。而中國的大學亦如死水一般,缺乏真正的流動,教授的選擇餘地亦十分有限,一些人為了「稻梁謀」,只好將真性情藏起。這樣的教授又怎能培養出那種「兼濟天下」的學生呢?在這的氛圍中,又怎能出什麼「大師」?
正如一位網友在其博客中所寫:「中國大陸的大學根本就沒有以獨立思想為目的,也沒有以獨立人格為標準,更沒有以學術優良為目的。被應試凌駕的大學,就好像被閹割了男人,根本就分不清楚自己是男還是女。」
或許這也正是中共當局所樂見的,因為只有中國大學依附在行政體制下,按照行政當局的意願實施教育,中國才會不斷產生順民。一個獨裁的政權最害怕的是有思想的人,而在思想上被閹割了的人恰恰是獨裁者最為歡喜的。因此在專制體制下談什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只不過是什麼癡人說夢,因為沒有真正自由的大學是永遠無法成為一流的大學的。換言之,中國真正的一流大學必將產生於民主、自由的體制之下。@
(大紀元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