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伊拉克納西里耶9日美聯電)伊拉克美軍炸彈拆除小組的專家說,很少人真正了解他們的工作性質。然而,繼伊拉克戰爭片「危機倒數」(The HurtLocker)昨天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6項大獎後,一切為之改觀,原本沒沒無聞的美軍拆彈專家,頓時間聲名大噪。
「危」片情節純屬虛構,劇情描述一支在巴格達執行任務的美國陸軍精銳拆彈小組,再過38天就能踏上歸途。由於任何差錯都可能讓全隊一命嗚呼,每個隊員在極大壓力下,無不希望能夠盡快完成任務,安全返國。
片中主角拆彈技術高超,卻是個目中無人的愛現傢伙。「危」片編劇2004年曾隨拆彈小組在伊拉克出生入死,因而產生角色和劇情的靈感。
伊拉克拆彈專家表示必須澄清,他們可不像片中主角那樣狂妄自大、追求刺激。電影主角詮釋炸彈專家的方式,專家們也是毀譽參半。
專家指出,「那位主角比較像愛耍槍法的西部牛仔,我們絕不會讓這樣的人加入拆彈小組」,電影的描繪「嚴重誇大,與事實相違。」
「拆彈小組組長不會有這種自以為天下無敵的英雄情結。即使有,也會被禁止出任務。小組組長的最高宗旨,是要確保全體隊員能平安歸來。」
不過,也不是所有在伊拉克出任務的拆彈專家,都對這部電影批評有加。在部隊基地看過這部片的一位技術中士就說:「雖然劇情有點誇大,但我還是覺得很精采。」
多數拆彈專家認為,「危」片編劇瞎編過頭,片中描繪的許多情境,根本不可能在實際戰場出現,像是讓士兵獨自一人在暗巷中搜捕炸彈製造者,或是在沒有美軍車輛戒護的情況下,獨自開車在巴格達闖來闖去。
美軍炸彈專家會小心保存炸彈碎片,以作為日後追蹤和辨識炸彈製造者的線索。但是他們可不像電影主角,私自把炸彈碎片收在床下當紀念品,這麼作可能會落得擅自藏匿證據罪嫌。
此外,電影中很酷的拆彈防護衣,在實際情況中也很少會派上用場。在安全考量下,拆彈專家盡可能會從遠處執行任務,情非不得已不會穿上防護衣近距離拆彈。
不過,這部電影倒是有一點說對了。拆彈專家說他們都超愛炸彈拆除那一刻心跳加速的快感。隨著伊拉克安全情勢的改善,如今他們難得會出任務。
而電影片名Hurt Locker究竟是指什麼呢?這個詞有幾種涵義:美國大兵表示受重傷的俚語、沒人願意出任務的鳥地方、或是指炸彈爆炸時,拆彈專家發現自己受困逃不出去。(譯者:中央社蔡函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