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期)
第7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在台灣的任期從1918年6月至1919年10月,在職僅1年3個,1919年7月(或說10月),明石元二郎染病而返回故鄉日本福岡靜養,10月因腦溢血去世。家屬依其生前遺願,將遺體運回台灣,葬於台北市三板橋日人公墓。
扣除臥病期間,明石元二郎在台的實際任期約一年左右。而這期間,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於1919年3月完工,所以明石元二郎是第一位進入現在中華民國總統府辦公的台灣總督。當時日本在台統治進入第25年,正邁向成長階段,著手進行各項工業建設。
明石總督任內,創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也開始籌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廠」。而已於1917年動工的宜蘭線鐵路,在今日的三貂嶺站附近的基隆河畔,仍可看見當年明石元二郎為「三瓜子隧道」完工時所題字的「至誠動天地」石匾。
明石元二郎在台灣任職的時間不長,是唯一死於任期之內的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病逝於自己的家鄉,卻遺言希望葬在台灣,「能成為護國之魂,亦可鎮護吾台民」。家屬依其遺願,將遺體運回台灣,葬於台北市三板橋日人墓園,這在當時也是一件轟動全台的大事,頗為感動人心。
明石總督的墓園,在二十幾年後,隨著政權更迭,時代轉變,總督墓園淪為難民與墓地雜處的違建區,墓園竟而堙滅不見,這恐怕是明石元二郎生前所始料未及的。民國86年(1997),台北市政府強力拆除14號公園預定地的違建,才使明石元二郎的鳥居及墓地重建天日。世人才憶起,原來這片雜亂的違章建築區內,竟然隱藏著一座被人遺忘的台灣總督墳墓。
在社會輿論的討論及關心下,後來由民間團體將明石元二郎的墓地遷至台北縣三芝鄉福音山基督教墓園,而原有墓前鳥居,則與乃木希典總督母親墓前的鳥居,最終一起落腳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前的公園內,加以保存,用以見證這段殖民統治的歷史。
近年來,明石元二郎總督的名字較常出現在台灣的報章雜誌,主要多被引用於批評已故的蔣介石總統的遷葬問題。蔣介石來台20幾年,去世後,歷經30餘年,卻仍然未葬於台灣。批評者以明石元二郎為例,藉以批評蔣介石,而衍生出所謂「認不認同」或「愛不愛台灣」的議題。
其實,這樣的批評未見公允。明石元二郎死於日本,卻選擇葬在台灣;蔣介石死於台灣,卻希望埋骨於中國。兩個人的抉擇截然不同,但在我看來,其實心情是相似的,都反映出一種心願未了的心情。
明石元二郎進守台灣,任期未滿卻染病去世,故願葬於台灣,繼續鎮守此地,以完成責任;蔣介石退守台灣,復國未成而壽終於此,故不願葬於台灣,以表示未放棄復國的心願。兩人的心理其實是相同的。後人的評論只是個人主觀情感的投射心理而已。
一個人的歷史評價,主要還是看他生前的作為,而非蓋棺之後,埋骨何處。明石元二郎應得到讚揚或批評,蔣介石應得到批評或讚揚,應在於他們生前的作為,而與埋骨於何處無關。
兩座鳥居的旁邊,靠近襄陽路、公園路角落的公園角落,稱為「杏壇」,有一座孔夫子的雕像。這座銅像設置於民國64年(1975年),由日本高崎市國際獅子會捐獻的。這次來訪,杏壇旁豎立了新的解說牌,在日據時代,這裡曾有一座柳生一義的銅像。
柳生一義是當時台灣銀行的「頭取」(總裁),地位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銀行總裁。柳生一義的銅像建於1918年(大正7年),用以紀念他對台灣金融的貢獻。台灣光復,銅像遭到了拆除的命運。
「二二八和平公園」舊稱「台北公園」,俗稱「新公園」,建於日據初期,歷史已超過百年。新公園位於城內中心位置,臨近台灣總督府、總督官邸,公園內又有「總督府博物館」,因此園內至今仍保存不少日本時代的歷史遺跡。
就銅像來說,新公園內,除了柳生一義的銅像外,還曾經有另外兩座紀念雕像,一是兒玉源太郎總督的石雕像,一是後藤新平民政長官銅像。台灣光復後,這些象徵殖民統治的雕像都已被拆除,所以我都不曾見過,並無任何記憶,後來才知道這兩座銅像在新公園內的正確位置。
後藤新平銅像的位置,建於1911年,位於新公園的中央位置,就是現在的「二二八紀念碑」的位置。台灣光復後,拆除銅像,保留基座,在基座上放置一個時鐘,做為公園裝飾。直到興建二二八紀念碑時才將基座拆除。
目前二二八紀念碑對面不遠的花圃邊緣有幾根短圓柱,對照昔日後藤新平銅像照片,這些短圓柱很可能就是當年藤新平銅像基座的一部份,圍繞於銅像基座外圍,做為護欄之用。如果屬實,則這是後藤新平銅像僅存的遺跡。
後藤新平是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任期內的民政長官,是實際推動政務的舵手,被認為是奠定日本統治台灣基礎的關鍵人物。
——————————————————————————–
兒玉源太郎的雕像原位於新公園南側,距離公園南入口不遠。台灣光復後,兒玉源太郎的雕像亦遭到拆除的命運,後來原址改放置陳納德將軍銅像,現在則又改置一座銅鑄的懸鐘。
從新公園老照片中,可以發現公園南側的廣場中央有一座白色的雕像,就是兒玉源太郎總督的塑像。這座白色雕像的材質,有不同的說法,或說是石膏製,或說是義大利大理石,以常理推測,應是大理石較為合理。兒玉總督病逝於1906年7月,這座紀念雕像於同年10月在新公園揭幕。
回顧1906年左右的新公園舊照片,當時公園剛完工不久,隨處可見光禿禿的空曠景象,僅有瘦幹細枝的小樹,缺乏樹蔭綠地。歷經百年歲月,今日的新公園則處處可見盤根錯節的巨碩老樹,松鼠跳躍其間,林鳥啼鳴棲息,而綠樹已成蔭,遊客悠然漫步於公園,園內處處可見歷史遺跡。
雖然已來過新公園多次,已寫過幾篇旅記,但每次來這裡,總會有新的發現與體驗,這裡豐富的歷史題材及內涵正等著我繼續去認識與探索。
旅遊日期:2008.06.10(寫於2008.06.16)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www.tonyhuang.idv.tw/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