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因谷歌案爭執 吵什麼?誰獲利?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谷歌(Google)轉移在中國的搜尋服務到相對比較自由的香港,中國大怒後透過官方的新華社表態。中美兩國關係接下來如何發展廣受矚目。路透以問答方式說明整起爭議關鍵如下:

問:兩國政府對谷歌決定有何反應?

答:白宮對於谷歌和中國未能達成協議已經表示失望。奧巴馬總統國安會發言人哈默(Mike Hammer)說,美國反對內容檢查,並承諾網路自由。但是中美雙邊關係已經「成熟到」可以處理不同意見,並在共同利益的議題合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P.J. Crowley)說,谷歌此舉是「商業決定」,政府沒有參與,但美國會注意未來發展。

中國在今年1月以來就對谷歌公開抱怨內容審查很感冒,對美國批評中國的訊息管制更是怒氣沖天,對網路爭議採取強硬姿態。

一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不具名官員表示,谷歌停止(簡體)中文搜尋的審查是「完全錯誤」。他說,中國堅決反對商業議題政治化,並對谷歌公司不理性的指控和舉動表達不滿和憤怒。

問:美國政府現在能怎樣?

答:雖然美國國務院說,對這項爭議並不插手,但是克勞里說,美國的利益仍建立在推動網路自由成為普世原則。

這個立場呼應今年1月份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當時對全球不要約束網路的呼籲,她並指責中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封殺出言不遜的部落客的國家,搭起「新的訊息鐵幕」。這場演說令北京震怒。

美國國會議員也成立推動網路自由的陣線,促進相關立法,包括提供資金,協助規避網路限制的相關科技開發。

華府的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網路安全專家路易斯(James Lewis)說,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政府能如何支持谷歌。

問:谷歌公司達成什麼目標?

答:谷歌想在中國規避審查沒有成功,現在轉到小小的香港─這會讓大陸使用者花更多時間才能進入谷歌的中文(簡體字)搜尋引擎,而且就全國性的連結而言,更容易受到審查。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中國貿易經濟學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認為,谷歌移轉到香港「非常接近全面退出」,會「激怒北京,但就廣告客戶和其他夥伴而言,此舉也讓他們處於防火牆外」。

但是華府尼克森中心(The Nixon Center)中國研究主任唐安竹(Drew Thompson)認為,原先問題在谷歌的妥協努力是否能奏效,演變成問題在中國是否會繼續同意大陸網民進到香港的谷歌網站。

人權鬥士和新聞自由組織都稱許谷歌出面對抗審查制度。

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副主任馬洪尼(Robert Mahoney)說,谷歌停止檢查搜尋結果,的確讓谷歌跟中國防火長城站在對立面。但長期而言,他們希望此舉可以對中國政府施壓,同意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取得他們需要的新聞和資訊。

普林斯頓大學資訊科技政策中心學者馬金農(Revecca MacKinnon)說,谷歌扮演的角色是「那個指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男孩」,這讓更多中國人從檢查制度中覺醒過來。

(中央社)

相關新聞
趙靜芝:千方百計讓群眾不滿意
中共官媒群起攻擊谷歌 警告網民
中共媒體指責谷歌有政治目的
谷歌離開中國 網友對中共徹底絕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