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10萬民工返鄉抗旱 滇災民出走謀生

標籤: ,

【大紀元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中國西南地區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5省區市旱情加劇。旱情日益加重,不少地區的農民工開始返鄉抗旱,其中僅貴州省盤縣近日更有近10萬人返鄉,協助家人挑水。

自去年8月以來,西南5省陸續遭遇罕見旱災,雲南猶甚。雲南省氣象局稱,雲南全省綜合氣象乾旱重現期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東、滇西東部的大部地區為100年以上一遇。據瞭解,西南5省旱災已經造成耕地受旱面積已近8千萬畝,5100多萬人受災,1300多萬人陷入無水飲的困境。

持續了8個月的旱情,3月19日至21日,中共總理溫家寶到雲南省曲靖市,旱災最嚴重的地區,看訪受災群眾。他表示,目前中國旱情還在發展,北方地區和東部地區又出現低溫寡照和雨雪凍害,農業生產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

西南5省區受旱面積佔全中國耕地受旱總面積645萬公頃的83%,糧食總產量大約占全中國的16%。

目前災情

2009年秋季以來,中國西南5省遭受旱災,其中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區降雨偏少7~9成,主要河流來水為歷史最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僅20%左右,旱情極為嚴峻。

雲南省有580多條中小河流斷流,310多個小水庫和3600多個小壩塘乾涸。在旱情嚴重的文山州,從去年10月到現在,平均降雨量只有8毫米,硯山縣原本肥沃的土地也開始沙塵化。

貴州省全省88個縣(市、區)中已有86個縣區受災,受災人口達1700多萬,有310萬人需要糧食救濟。而氣象局預計,可能要到5月中下旬雨季才能到臨,位於貴州威寧縣、長江南岸最大支流烏江,河道已至少1公里乾涸、河床裸露。

在重慶的嘉陵江已經出現見底的情況,烏江甚至已經無法行使船隻,面臨斷航的困境。位於貴州威寧縣、長江南岸最大支流烏江,河道已至少1公里乾涸、河床裸露。貴州西南巴結鎮境內的達居河一個月前出現了斷流,正常時水深3、4米,可以行船。

四川攀枝花仁和區也已經持續173天無降雨;多個重災區大批民眾超過1個月無水洗澡。

廣西旱情14個市當中有12個受災,廣西的旅遊景點漓江因為水位下降,使得旅遊航線不得不進行調整。雲南昆明機場跑到因為乾旱破損,每天平均有50架航班受到影響。

雲南是中國水資源省份,過去雲南的水電發電長期支援廣東。但是今年由於乾旱,雲南反倒是需要廣東輸電幫助。部份地區電煤供應持續緊張,部分省市已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部分農作物絕收

昆明市21日從其他地方調運250噸蔬菜,供應市場,以緩解因乾旱造成的菜價上漲。

截止目前,貴州已有896萬畝農作物受災,其中重旱296萬畝,乾枯79萬畝,夏收作物大幅減產。在旱情最為嚴重的貴州黔西南,乾旱讓大量水庫見底,河流斷流。人畜飲水成為目前貴州面臨的頭號困難,有769萬人受到影響。

位於貴州遵義的最大辣椒交易市場,目前已有大戶搶購囤積辣椒超過150萬公斤,坐等8月份辣椒欠收時,以賺取暴利。據當地商人表示,受乾旱影響,很多辣椒種子根本沒有發芽,若旱情再持續一月,遵義辣椒今年將面臨絕收的窘境。

貴州23,000畝的油菜田,完全無法收成。雲南羅平縣全縣12個鄉(鎮)均達到特大幹旱等級,縣內的油菜地裏,菜葉在烈日下可揉成碎片。

今年雲南省乾旱嚴重已造成茶葉大幅減產,今年新出的普洱茶產品價格將平均上調30%,部分品牌價格最高增幅可達100%。

每年佔中國蔗糖總產量6成以上的廣西蔗糖減產已成定局,按本月初(3月)的統計,預計今年廣西白糖產量約為700萬噸,比上年減產60萬噸左右。雲南全省6成以上甘蔗面積受災,預計雲南省全年甘蔗產量將因災減產450萬噸,與上年相比預計減產近30%。

雲南氣候中心主任朱勇表示,「雲南發生自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三季連旱,極有可能持續到初夏。」目前雲南已有7百萬人飲水困難,因春季農作物基本絕收,缺糧人數已逾7百萬。小春作物受災面積3148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5%,絕收超過1000萬畝。全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近180億元人民幣(26.35億美元),有村民被迫吃野菜。

返鄉助抗旱 離鄉謀出路

旱災使得中國民工荒更加嚴重,因為許多農民工因為家裡旱情嚴峻,紛紛從打工處返鄉幫忙家裡打水與搬水,尤其是一些災情嚴重的地區返鄉的農民工與日俱增,光是貴州省盤縣就有超過10萬名的農民工返鄉投入抗災行列。

有人返鄉幫助家人抗旱災,也有人因無糧可吃,只好離鄉謀食,據羊城晚報報導,雲南災區「出走潮」相當普遍,在文山有1/3年青人先後離鄉「避災」,謀生活。雲南陸良也因旱情嚴重,莊稼沒有收成,年輕人只好離開村莊避往城市。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南5省市旱災不斷擴大 四川啟動應急方案
陶達士:山西疫苗亂象被揭露 今夜大陸刪貼格外忙
西南百年大旱 飛機場都無法承受
旱災已致中國西南部5000多萬人受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