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驅動他人
「簡單最好(Simple is the best)」(*1)是隨處可見的標語,源自於加拿大語,常常用來表示外觀的單純。白色調的裝潢,無圖案的盤子,簡單長方形、直線外觀的家用音響。
什麼都簡單清爽,真好、簡單最好,大概就是這樣,而這種用法是正確的。「簡單最好」可以用來肯定無裝飾的設計品(*2),外型與功能並沒有重要的關係。
另一方面,為了追求功能上的必要性,而將外觀單純化,則會用「越少越好(less is more)」來加以肯定。也可以說是「越少則越豐富」。
這句話,據說出自曾經擔任Bauhaus設計學院校長的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越少越好」,是用來稱讚以最少元素來促使人類操作或行動的成功商品,才會獲得青睞。而設計物品必須熟知人類的行為模式,所以難度相當高。
另外,設計「越少越好」的產品,不能有刪減不必要功能的念頭。如果以這種概念來設計商品,在面對一個問題就要多加一個功能,效率不彰。
像人類這種能力強大的生物,不太會針對某個目的採取複雜的行動。想要以自然動作解決問題,一次就只能有一個必要功能。關鍵就在於找出設計這個必要功能的創意(*3)。
例如男性如廁的小便斗,一般男性會注意不被噴到的角度和彈著點,靠著微妙的身體和手指動作,來控制小便軌道(我想是吧)。
但是找不到彈著點的時候,尤其是到了陌生地方,碰上沒用過的小便斗,很可能尿的到處都是。彈著點難找,就是小便亂噴的主要原因。那麼能不能用設計來解決小便亂噴的問題呢?
有。小便斗上面畫著蒼蠅標靶(*4),就是知名的解決之道。這就是標準的「越少越好」。這樣的商品,會讓使用者隨之起舞(*5),也就能避免使用上的問題。
●註解
*1 簡單最好並不是指功能,反而是用簡單外觀來降低功能複雜度,才是產品的用心之處。例如個人用印表機、附錄影功能的DVD播放機等機器,操作雖然複雜,但是外觀看起來卻意外地簡單。
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壓縮成本,為減少裝飾的產品多增加一點價值。例如只有空白牆壁的公寓,肯定比精緻裝潢的公寓要貴。
這時候用「簡單最好」來營造高品質印象,也可能拉高租金。這樣看來,簡單最好的好,或許不是消費者的好,而是商人的好了。
*2 筆記本和鉛筆這些小東西,就算沒有裝飾要素也能充分發揮功能,所以簡單對它們來說沒什麼影響。
杯子、折凳也不太需要簡單,但是有些產品越簡單越受好評,或是簡單的容易摺疊收藏,所以會設計的簡單一些。理由不同,簡單的意義也會不同,要多加注意。
*3 方便性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機器具有許多操作功能的多功能性,另一個是馬上就能達到目標的單純性。但是同一樣產品要能實現這兩項特性,是非常困難的。
尤其是前者,可能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放入多功能,但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功能就不知不覺多起來了。
但是不知不覺中增加的功能,不僅會增加操作複雜度,甚至還可能根本用不上,那就很可悲了。想要限縮功能和目的,一開始的創意內容與創意定位就不能輕易改變,一定要堅持到底才行。
*4 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中,畫有蒼蠅的小便斗相當出名。日本的中部國際機場內,小便斗則是畫上了高爾夫果嶺的標記。或許是希望大家都能一桿進洞吧。
*5 讓使用者隨著物品該有的型態起舞,並遵循物品的操作方法,叫做affordance。這是認知科學名詞,意思是可受操作的。像是樓梯、樹根就有驅使人坐下來的可操作性。
因為有這樣的外觀,所以有這樣的功能。目前已經有很多人嘗試過這種可操作性的設計了。因為由形狀引導動作、操作方式,正是理想的設計。@(本文結束)
摘編自 《滋補你的設計魂──創意人必備的工作思考術 》 如何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