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賦予說服力
全美票房冠軍、每五人就有一人落淚、耗資數億美金。這些都是電影宣傳技巧中使用數字的範例。既然是宣傳技巧,目的當然就是給電影價值灌水(*1)。
比方說每五人就有一人落淚,那麼關鍵就在於隱藏真正的觀眾總數(*2)。就算指定「墨西哥人」,也不會說明是墨西哥總人口比例,還是全世界的墨西哥裔,甚至是自己看起來一副墨西哥樣的人。基本上,以比例說明數字的時候,本來就應該加上了解實際情況的條件限制(*3)吧。
即使是實際數字,也可以藉由不同條件,變成不同的價值。例如耗資數億美金,會讓人自然聯想到浩大場面與昂貴片酬。
花費昂貴的場景設計只是虛榮,而高昂片酬也容易讓人感覺演員陣容堅強。不過細節沒有列出來,搞不好還包括了製作公司一年份的辦公室房租呢。
除了電影之外,日常生活也常常用數字來充當「高跟鞋」。
而且,穿高跟鞋的對象如果無法影響輿論,還可以利用視覺設計的力量,對人們施加精神壓力,強迫人們產生自己預期的感受。
用具體的例子來看看吧。每三個小學生就有一個上補習班。如果想讓這個數字產生「小學生太辛苦了,好可憐」(*4)的感覺,就要把統計長條圖畫成一本本的教科書,底下是被壓垮的孩子。
反之,如果想宣傳不上補習班的孩子以後會沒出息(*5),就可以把快樂伸展的兒童圖案跟憂鬱蜷縮的兒童圖案互相交換。
信賴數字,就會輕易接受他人的指示,其實不可不慎。
●註解
*1 如果電影內容本來就好,結果當然也會好。
*2 可能整場電影只有五個觀眾來看。
*3 以統計學做輿論調查的時候,要包含母體、誤差容忍範圍、預測調查結果、可靠度,然後用公式算出樣本數量。以這個方式對全國做意見調查的話,預計大概可以得到兩千個有效樣本。不過預測結果和前提條件的設定,又會改變結果。
經過統計處理的數字,無論在哪裡都能反映出調查對象的情況,所以能夠拿來作為參考,或是當成聊天的話題。如果結論是每五人有一人落淚,或許比較適合當成聊天的話題,但是至少把樣本數量附上會比較好吧。
*4 這種圖表製作範例,就是要展現數值較高的比較幸福。以插圖取代長條,可以營造對比的感覺。
*5 這個例子則是加上插圖,強制注入既定印象給他人的例子。如果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立場來看,可能會覺得「反正大家都沒上,沒關係」但是植入既定印象後,看起來的感覺就不同了。@(待續)
摘編自 《滋補你的設計魂──創意人必備的工作思考術 》 如何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