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珊如澳洲布里斯本報導)為慶祝虎年元宵節,昆士蘭客家會於2月27日上午10時至於下午2時,在洛根市的Riverdale公園舉辦2010年元宵節聯歡會慶祝活動。澳洲政要、臺灣鄉親及多元文化社區的代表3百多人參加了此活動。
當日出席的貴賓有駐布里斯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宋文城伉儷、僑務委員陳春龍、昆士蘭臺灣中心主任李繼宗、洛根市長帕克(Cr. Pam Parker)、昆士蘭省議會議長麥克爾(Hon John Mickel)、澳洲參議員漠爾(Senator Clare Moore)、省議員幕黑德(Evan Moorhead MP)、市議員歐文泰勒(Cr. Angela Owen-Taylor)、全球印度人協會昆士蘭分會會長常得拉(Umesh Chandra)及昆士蘭臺灣各社團代表等。
左起全球印度人協會昆士蘭分會會長常得拉(Umesh Chandra)、省議員幕黑德(Evan Moorhead MP)、昆士蘭省議會議長麥克爾(Hon John Mickel)。(攝影:林珊如/大紀元)
活動現場提供美味元宵(湯圓)及炒米粉等客家美食品嚐,並有扯鈴、放風箏、猜燈謎等民俗童玩項目與全體與會來賓同樂。此外,並備有虎年小提燈供民眾索取。各社團及長榮航空並提供獎品及機票供摸彩,豐富的獎品將摸彩活動帶到最高潮。
元宵節起源
有關元宵節的起源,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七月十五 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新年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元宵節主要活動:
(一)上元祈福
民間將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並予人格化。因此稱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稱三官大帝。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大帝生日。天官的主責是賜福,所以,民間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賜福,信徒中以漳籍移民最為虔誠。
(二)元宵祭祖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過當時稱做「浮圓子」,到明朝才改稱「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徵家福。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團聚,吃元宵,已是團圓幸福。
(三)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所以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 民間稱花燈為「鼓子燈」,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型似鼓鑼。元宵花燈種類很多,如寺廟的綵燈、店舖的走馬燈及兒童的鼓仔燈等。式樣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 兩類:一是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水果燈、半燈等;另一是活動燈,是根據民間故事編製,現在多為電動花燈,如狀元遊街、八仙賀壽、桃園結義等表現忠孝節義 的民族道統。臺北市每年元宵節在各寺廟都舉辦花燈競賽,如龍山寺、祖師廟、青山宮、保安宮、關渡宮和松山慈佑宮,展出各式各樣、多彩多姿的花燈。
(四)猜燈謎
以往燈謎都在寺廟裡舉行,因為寺廟乃民眾閒暇時聚集的場所,而且有花燈競賽與展示,所以從前都在花燈下榜上一個謎面,到元宵夜由廟裡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 場面熱鬧而溫馨,因為可以得個獎品回家,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現代猜燈謎的型態有揭諸在報章、雜誌上的,有電視轉播某個寺廟的燈謎大會,也有在某些節目 中穿插的燈謎,型態多樣化,可滿足民眾不同的需要。這也反應現代社會中過傳統節慶的多元型態。
(五)舞龍舞獅
元宵節都有龍燈,龍是一種吉祥的神話動物,也是民族的圖騰。臺灣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紗,作為龍形的燈龍,在龍頭和龍身裡,點上十幾枝蠟燭,然後綁在木棒上,由十幾個人抬著走,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姿態優美,稱為「弄龍」。十五夜各地的獅陣也一起出動,稱為「弄獅」,並表現功 夫,其目的在驅邪祈安,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意義。舞龍舞獅時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更為元宵節帶來熱鬧的氣氛。
(六)臺北燈會
民國六十七年起政府將元宵節定為「觀光節」,到民國八十一年起,在中正紀念堂四周展示各種大型花燈,頗具觀光價值。交通部觀光局為了發展臺北的特色觀光,所以將元宵節定為「臺北燈會」,將傳統的花燈展示變成國際性觀光賣點,吸引外國觀光客到臺北來參加這個熱鬧的燈節, 而本國民眾也會利用三天的燈會前往觀賞。目前「臺北燈會」已頗具規模,而且除了傳統花燈外還有現代電動花燈、利用民間用品所製做有鄉土味道的花燈,更有露天劇場真人表演花燈內容,真是為舊節添新意。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