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8日訊】春運期間,各種千姿百態的事情都可能發生。今年終於開始弄出一個實名制,結果發現漏洞百出不說,還發現鐵路部門滿嘴跑舌頭的功力更上一層樓。春運第一天,實行實名制試點的地方原本一票難求的火車上居然上座率不超過30%,最初的解釋是「沒請下假來或者睡覺睡過了頭」,下午的解釋就變成了「團體票的購票者沒上車」。反正胡說有理、亂彈無罪,麥克風長在他們嘴上。
另一方面,立牌坊的工作也是毫不懈怠、如火如荼的展開。《廣州日報》報導了這樣一條消息:東莞東站原站長、書記因一張「乘客爬窗上車,鐵路人員協助」的照片,而被指「管理不力」遭免職。按說火車站站長幫著旅客爬車窗確實有辱官常,而且有知法犯法的嫌疑,確實應該嚴懲。不是總有人說,我們這裡最缺乏的就是按照規則辦事的精神麼?在與「黃牛票」、內鬼相互勾結而不勝的鬥爭中,免職兩個知法犯法的傢伙總是能夠勝任的。
此事一出,自然輿論大嘩。這倒不是老百姓不懂法制建設的必要性,而是這個新聞背景太令人意外了。當時車站等待上車的人有1500人之多,而上車的時間只有區區4分鐘。有些擠不上車的小姑娘蹲在地上大哭。也正是在這種狀態下,站長與書記才出此下策,而且親身犯法來幫助乘客。
要說起來,這兩位比之每年評選的「感動中國人物」都不遜色,在任何國家當中,這種無傷大雅的小小瀆職都能夠得到上峰善意的批評與體諒,只有在我們這裡,才會出現雙雙免職的效果。王小波先生說過,在一個寬容與法治的社會能夠收穫善良,在一個不夠寬容與法治的社會能夠收穫的黑色幽默。他死得太早,沒有趕上現今這麼多的黑色幽默。
在沒有法治的地方,往往也不能收穫合理的寬容。這個道理可能很多人並非知道,但在這個事件當中則表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法治並非指沒有法條可循,而是幾乎有著所有的法條但沒人遵守或者尊重。當從上到下都把違法當做一種常態的時候,各種法律條文、規章制度就會形同虛設了。但社會總是要求一級執政機構或者服務機構完成自己的社會職責的,在沒有尊重法條習慣的地方必然就會是行政意志來代替法條與規定在起作用。但行政意志並不能管理到每個事件,就必然會形成某種傾向,即在某些特殊的時間段與事情上一定要如何處理。
在這種處理當中,由於背後是行政意志的大框架,也就會造成利用前台可以拿出手的規定來處理本來可以靈活處理的問題。兩者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死結,不是因為行政意志發生轉換而過於放鬆,就是因為像春運這種無大不大的帽子之下,完全忽視了基本的人情世故而做出那樣的決定,以符合從嚴治理的需要。
但社會所產生的問題總是千差萬別,彈性的規則總是需要的,而且這個彈性是導人向善為最佳。這兩年當中,我們這裡導人向善的判決與處理不算多,讓很多人不敢善良的判例倒是不少。南京徐老太摔倒一案就是最佳的例證,以至於現在隔段時間就能爆出一次某位老人摔倒而無人敢上去攙扶的新聞。就在我寫這個東西的時候還看見某位協警之所以敢上去攙扶某人的原因是「穿著那身外衣,否則也不會敢做」的言論。
神經過敏的行政意志加上不能分清善意違規與惡意執法之間的差別,對我們社會傷害之大是很難想像的。本來我們就處於一個傳統道德維繫的社會向著法治與專業化現代社會轉型的當口,如何保留基本的道義觀念、並且使之與現代社會的標準相結合就是一個難題。在這種始終具有傷害性的、貌似認真執行、實則毫無基本道義基礎的狀態下,這種結合就成了一個難題。
記得在某個老人摔倒無人敢扶的新聞當中,那些雖然不敢動手的旁觀者拿來衣服與鋪蓋,爭取讓老者躺得舒服一點,那種無法更多表現的善意被禁錮的狀態實在令人神傷。善良而被禁止,恐怕是一個社會最大的悲劇了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