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菜,一個台灣人陌生的飲食文化,雖然與四川、湖南並臨,但鮮少有台灣人知其一二;古來貴州總瀰漫著少數民族神秘色彩,被認為是「瘴癘之地」,因為地處內陸高原,貴州菜的精神在於「辣、酸、鮮、野」,酸可消除疲勞、生津止渴;辣可祛寒開胃,加上漫山遍野的山產野味,成為貴州菜的特色。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數種風味組成。貴州因為有49個民族,料理有50%屬民族菜,另一半因明太祖朱元璋把江南的飲食文化入貴州,豐富了民族風味,至此,貴州菜已經趨於成熟。
「無菜不辣,無辣不成菜」,高原濕溫氣候適宜辣椒生長,貴州人因而喜食辣椒,用以驅寒去濕,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雲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就知道三省吃辣,誰執高下。多達80幾種的辣椒,貴州菜講究變化多端,有香辣、糟辣、煳辣、油辣,數不勝數,凡是愛吃辣的人都很難抗拒。此外,貴州菜另一大特色就是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唱出貴州人與酸密不可分的關係。酸菜生津止渴、開胃消食;酸湯則能去油解膩助消化,完全靠生物自然發酵而成。
貴州雖是全中國最窮的省份,年菜非大魚大肉,但味道酸辣開胃,民族特色濃郁,傳統年菜如糟辣彩椒燴鮮魚、苗寨干鍋雞、鹽酸泡皮扣肉、富貴炒三丁等都是箇中美味,而在民族融合的文化下,當然少不了水餃:手工製成的多彩養生行運餃,就包入了貴州三寶之一的中藥「杜仲」,杜仲性溫,補中益氣,對肝腎虛弱而致的腰痛、膝腿酸痛無力,都有很好的療效,體健氣足,好運當然跟著來!
為了中和酸辣調味,「菜濃湯淡」就是貴州人中和飲食之味的妙方,起源三國時代的「盜汗雞」就是貴州響噹噹的名菜。完全不用加一滴水,重點在於使用陶製獨特汽鍋,蒸餾八個小時,才能有一鍋金黃透明的雞湯,聞來濃郁,喝來清香,讓整隻雞的原汁原味呈現在饕客面前。由於製作過程複雜,還一度失傳,費時又費工。
其他資料:
糟辣:辣椒剁成碎塊,加上剁碎的姜末、蒜米,再用精鹽、白酒拌勻釀製。適合燴、淋、湯
煳辣:將辣椒和花椒用熱油鍋拌炒至變煳,所彌散出來的一種煳辣香氣。扮涼粉吃最能品嘗濃郁焦香。
糍粑辣椒:用辣椒和姜、蒜末、食鹽一起搗至麻糬般黏稠狀。貴州菜凡是炒的幾乎少不了糍粑辣椒,可說是「炒」的靈魂。
東方饌‧黔天下老闆葉國憲原從事西餐領域逾15年,為了一圓創業夢想,使餐飲生涯更進一步突破,遂放棄前職紅利義大利餐廳總監,決定踏入全新的領域-中華美食文化。經過半年的市場評估,發現台灣尚未出現標榜黔菜的餐廳,遂決定將在中國大陸儼然成為第九大菜系的黔菜帶回台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