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古老的羅曼蒂克觀光大道(Romantische Strase),遠自中古時代,這條沿著陶伯河谷(Taubertal)蜿蜒而下、由北而南直達阿爾卑斯山北麓諸城的路線,就是一條通往羅馬帝國的重要貿易大道。主要分佈在德國的巴伐立亞省,直到德奧邊界,自烏茲堡(Wurzburg)開始,經羅騰堡、丁肯斯布爾、諾丁根、奧古斯堡,直到施旺高及富森為止,於1950年有26個大小城鎮加入這一個旅遊觀光聯盟,大道全長350公里,將各個風景如畫的小鎮和充滿中世紀典雅風格的城堡串聯成一個與旅遊線路。
羅曼蒂克大道一名的由來,傳說古代曾被羅馬人侵佔,為阿爾卑斯山通往羅馬的捷徑,故稱羅曼蒂克(到達羅馬)之意。另一種說法是,紀念十八世紀的歐洲浪漫主義盛行,將充滿童話、傳奇、酒莊以及夢幻城堡的地方稱做羅曼蒂克大道。真實由來已不可考。
因政治上的紛亂,神聖羅馬帝國授予自治權的自由城不斷擴大後,城市中懸殊的貧富差距,新、舊教派的信仰抗爭等,累積諸多問題後終於爆發三十年戰爭,歷史就在羅曼蒂克大道上的諸城輪番上演,增添古城在各層面的歷史典故與傳奇色彩,創造了中古世紀燦爛的文明。
羅曼蒂克北端起點的烏茲堡,位在緬茵河(Main)中游河畔及橫貫中德的施派薩爾特勒恩山脈(Spessart Rhon)南麓廣闊的葡萄園間,周圍均是低矮丘陵,水利發達、土壤肥沃,使得城市備受注目,所以開發得相當早,是1300年的古城。
建於1402年的烏茲堡大學擁有21,000名學子的怏怏學府,烏茲堡也稱為「大學城」。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大物理學家倫琴在此任教時,於1895年發現X射線,並以此而獲獎。是烏茲堡人尤以為傲之處。
德國歷經宗教改革轉而信奉新教,但烏茲堡仍將天主教堂完善保存至今。許多房舍前都以聖母瑪利亞守護聖者的雕像做為裝飾,全城共約有100多尊,形成特殊的景觀,所以也有「聖母瑪利亞之鎮」之美名。
提姆史奈得(Tilman Riemenschneider)是德國中世紀最傑出的人像雕刻家,為哥德式後期的主要藝術家, 1483年開始定居烏茲堡,內的教堂、宮殿、古堡、博物館及廣場,到處都可看到他維妙維肖的雕刻品,作品被譽為世界藝術瑰寶。其曾當過市議員、市長深受市民愛戴,後因同情並支持農民起義,被主教關在古堡的地下室中。德國人自豪的稱烏茲堡為「提姆史奈德之城」。
二次大戰結束前幾週,烏茲堡受到聯軍猛烈轟炸,近90% 城內建築物遭到摧毀,大戰後,烏茲堡被稱為是『緬因河上的墳墓』,是德國境內被轟炸最嚴重的城市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烏茲堡不似班堡能以整個古城都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的原因。
從多樣性的都市名稱可以得知,千年來的建設把烏茲堡造就一座建築藝術之都,是巴洛克時期具代表性的主教城市,也是德國境內最美麗的巴洛克城市之一,所以擁有終年不斷的觀光人潮。
現代與古建築相映成趣的烏茲堡巿容
◎ 烏茲堡市政廳(Wurzburg Rathaus)
建於14世紀的烏茲堡市政廳建築物分兩部分完成,後面哥德式的部份完成於13世紀,另一部份是1572-1578年完成的文藝復興式建築。
原本是做為主教辦公廳,後經不斷的擴建,而成現今的模樣,保存著非宗教建築的羅馬式風格。市政廳右側是舊緬茵橋;左側是烏茲堡大街直通聖基利安大教堂。
◎ 新敏斯特教堂(Neumunster)
新敏斯特教堂(Neumunster)位在匈柏恩街 (Schönbornstraße) 南端和大教堂街 (Domstraße)交界處,與聖克利安大教堂 (Kiliansdom) 毗鄰,就在最熱鬧的大街上,多彩繽紛的電車與中古世紀的建築相映成趣,成為烏茲堡市容的特色。
有著磚紅巴洛克門面的就是新敏斯特教堂,羅馬式的教堂主體是11世紀建立,高塔是13世紀加建,穹頂與磚紅色巴洛克門面則是 17 世紀新增建的,雖名為新教堂,至今也有千年的歲月了。此為聖克利安 (St. Kilian) 和德國中世紀詩人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的長眠之地。
千年來,文藝復興時期多位藝術家在烏茲堡留下極緻精華的成果,信步在藝術氣息濃厚的老城區,漫遊舊緬茵橋,緬茵河兩岸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眺望對岸的瑪利安要塞城堡,一切收入眼廉的景色,讓人沉浸在中古世紀詩意的畫境裡。
這是羅曼蒂克大道之旅開始的第一場邂逅,讓浪漫的故事由烏茲堡說開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