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9日電)曾發起反美牛公投連署的消基會,今天引述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陳順勝的話,呼籲政府重新檢討美牛進口政策。陳順勝說,英國狂牛症疫情降溫,不等於台灣也如此,須加強環境監測。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錦霞今天質疑,媒體最近報導極可能成為台灣狂牛症致死首例,曾捐血給兩個案例,疾管局應說明相關資訊。
消基會也質疑,6月4日就發文疾管局詢問,台灣是否有新型庫賈氏症病例出現;但收到疾管局11日發出的覆函告知,尚無新類型庫賈氏症病例;如今卻爆發極可能是狂牛症致死首例,顯示未依「傳染病防治法」做適當處理,未顧及全體消費者健康權益。
消基會引述陳順勝的醫學資訊指出,土壤、水、牛奶、奶粉都是傳染途徑,連帶骨牛肉、牛舌都找得到致病的毒蛋白。
消基會表示,至2008年止,也有4例是因輸血感染致死;英國醫學期刊1996年也發表過1名患者是素食者;相關疫情控管若不嚴謹,台灣將會受到該症污染,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討美牛進口政策。
陳順勝另外接受電訪時指出,1996年台灣神經學學會與疾管局就已共同成立台灣庫賈氏症工作小組,共20名成員,他也是成員之一,其實小組知道該案例,患者雖年輕就發病、住過疫區英國,但超過10年沒發病,所以不能確認是否是新型庫賈氏症。
他表示,於是由榮總刊登在期刊上,由國外專家進行鑑定,而日本專家認定是新型庫賈氏症;至於患者輸血的兩個案例,一位是原病死亡,非狂牛症致死,另一位目前健康,進一步訊息則要疾管局說明。
他強調,近日報導的極可能首例,與進口美牛是兩件事,進口美牛政策確實需要再檢討,但不是因為這次案例,希望外界不要消費受害的患者與家屬。
他說明,至於進口美牛政策該檢討的是,政府不能將英國牛隻或人體感染案例減少,等同於台灣受該疾病威脅程度減低畫上等號;該症有從歐洲往亞洲襲來的趨勢,他擔心亞洲疫情會加重。消基會也說,英國統計今年亞洲新增三例,分別是日本、香港及台灣。
他重申,因為歐洲及英國等疫區,都做了很多環境監測的工作,而且已開發出消除土壤及水中的普立昂蛋白科技(透過氧化作用,減弱土壤中稀有金屬攜帶普立昂蛋白能力的技術);但是台灣沒有做環境監測,也沒有相關新科技,「只有疾管局在動,環保署都沒有動起來!環保署也要動起來才是」。